秋风起,黄叶飞,宫门深锁日还西。
背人一去音书断,塞雁无情亦解归。
此恨此愁无处托,暗尘消尽缕金衣。
【注释】
杨白花:即柳絮,又名飞杨。
秋风起:秋风萧瑟。
黄叶飞:秋天的叶子飘落。
宫门深锁日还西:皇宫的宫门紧闭,夕阳已落下。
背人一去音书断:背对人而去。音信全无,书信断绝。
塞雁无情亦解归:塞外的大雁没有感情,也能知道要回家。
此恨此愁无处托:这种痛苦和忧愁无处可以表达。
暗尘消尽缕金衣:暗中消失了的细尘,就像那被染成金色的衣服一样。
【赏析】
这是一首闺怨诗,写女子思念远别情人的痛苦心情。首联写秋景和宫门的冷落;颔联写女子与爱人离别后音讯全无;颈联写因情生恨,愁闷难遣;末联写她把怨恨化作一缕青烟消散。
“秋风起,黄叶飞。”开头两句写眼前之景:飒飒秋风阵阵吹来,树上的黄叶随风飘落。这两句以动衬静,烘托出一种寂寞冷清的气氛。“宫门深锁日还西”,进一步渲染了这种气氛。这四句为第一层次,由写眼前景色而引出人物形象。
“背人一去音书断”是第二层,写主人公与恋人分离以后的情况。诗人通过“音书断”三字,写出了主人公的相思之苦、盼望之切。“一去”二字,表明了时间的长久,暗示了主人公对恋人的依恋之情。“塞雁无情亦解归”是第三层,借塞雁自喻,表现主人公的怨情。塞外大雁没有感情,但也知道要回到自己的故乡,这里比喻主人公的恋人也像塞雁那样,没有感情,却知道要回到自己的故乡。这句既写出了主人公的怨情,又表现出她的痴情,使怨情更显突出。这几句为第四层次,由写主人公与爱人分离以后的孤独寂寞而引出主人公对恋人的怨恨。
“此恨此愁无处托”是第五层,写主人公在深秋时节,面对着一片落叶,感到自己内心的愁苦无处可排解。“无处托”,说明愁苦之深重。这两句是前四句的具体化,是对前三句的概括和深化。
最后一句“暗尘消尽缕金衣”,是第六层,用“消尽”二字写出了主人公心中的仇恨已经化解。“暗尘”,指代主人公的怨气和仇恨,“销尽”则是指这些怨气和仇恨已经消失。“缕金衣”是古代妇女的一种服饰,这里借指女子的衣裳。“暗尘消尽缕金衣”,意思是说,那些怨恨的尘土都随着尘埃消尽,而那缕金衣也随之消失了。这最后一句既表达了主人公内心的矛盾,又表明了她对过去的事情不再追究,同时也表明了她能够放下怨恨,重新开始新的生活。
这首诗以女子的口吻抒写了深秋时节她独自面对落日而产生的愁苦和怨恨之情。全诗语言平易浅近,情感真挚自然,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