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食圆山忘岁年,自言耽酒未能还。
身披羽衣手提药,时时混迹来人间。
七言四句又奇绝,固非俗士能追攀。
蓬莱却在漳水上,鳌头突起沧波环。
长萝秀木锁春色,石泉自泻秋声潺。
伊予来漳四十日,始造秘殿瞻威颜。
归鞍未解疾遽作,寒气束缚形骸跧。
夜梦青衣捧玉盘,琉璃十颗传灵丹。
欣然投齿咀三四,若饮沆瀣生修翰。
精神顿觉枕上醒,五鼓未送蟾光残。
明朝视事若平昔,僚吏争贺询其端。
真仙垂祐必终始,凡骨岂易当珍丸。
便思勇决谢尘网,往跨皓鹤参翔鸾。
吟诗卖药同至乐,安用包羞拘一官。

【注释】

圆山谣:即《圆山谣》,唐代诗人王昌龄所作七言诗。

庙食:古代祭祀宗庙时,将先祖的遗骸或遗物作为祭品供奉。这里指祭祀宗庙,祈求祖宗保佑。

身披羽衣手提药:指神仙道士。

七言四句又奇绝:指这首诗共四句,每句七个字,音节和谐,韵脚新颖。

固非俗士能追攀:意思是说这种境界不是一般的人能够达到的。

蓬莱却在漳水上:指蓬莱仙岛在漳河之上。

鳌头:传说中海中的三座神山之一,上有巨鳌。

长萝秀木锁春色:长萝和秀木都是春天的象征,它们都紧紧地锁住了春天的气息。

石泉自泻秋声潺:形容秋天泉水的声音清脆悦耳。

伊予:我,指作者自己。

来漳四十日:在漳县(今福建漳州)已经待了四十天。

秘殿:帝王的内宫。

归鞍未解疾遽作:回到家中还没来得及下鞍,就感到病情突然发作了。

寒气束缚形骸跧(jué):寒冷的气温使身躯被束缚,身体蜷缩着。

夜梦青衣捧玉盘:梦见有位穿着青衣的女子捧着玉盘。

琉璃十颗传灵丹:用琉璃做成的十个玉瓶里装着灵丹妙药。

欣然投齿咀三四:高兴地吃下了这些药物。

五鼓未送蟾光残:直到五更天还没有看到月亮下山。

凡骨岂易当珍丸:普通人的骨头怎么能和珍贵的药材相比呢?

便思勇决谢尘网:我想英勇地断绝世俗之网。

便思勇决谢尘网:我想英勇地断绝世俗之网。

往跨皓鹤参翔鸾:想跨上白鹤,与凤凰一起飞翔。

吟诗卖药同至乐:一边吟诵诗歌,一边贩卖草药,享受着快乐的生活。

安用包羞拘一官:何必因为害羞而拘泥于一个官职呢?

【赏析】

此诗是一首描写仙境和仙人的七律,表现了诗人追求自由、渴望长生不老的思想感情。全诗构思巧妙、想象奇特、语言华美、意境幽雅,读来令人心旷神怡。

首联:“庙食圆山忘岁年,自言耽酒未能还。”意思是说,我在圆山的庙宇中祭祀祖先,忘记了自己的年龄。我自言我痴迷于美酒,但至今仍然没有戒掉。这里的“庙食”指的是祭祀宗庙的活动,而“耽酒未能还”则表明作者对美酒的喜爱已经到了痴迷的程度,但又无法彻底戒掉,这两句既表达了作者对美酒的热爱,也隐含着作者对生活的无奈之情。

颔联:“身披羽衣手提药,时时混迹来人间。”意思是说,我现在身披羽衣,手提草药,不时地穿梭于人间。这里的“披羽衣”象征着作者追求自由的精神,而“手提草药”则表示作者虽然身处人世,但却依然保持着对自然的敬畏之心。这两句既展现了作者的超凡脱俗,也透露出他对于现实的不满和无奈。

颈联:“七言四句又奇绝,固非俗士能追攀。”这两句诗以七言四句的形式,描绘了一幅神奇瑰丽的画面,其内容和形式都堪称绝妙。然而,这样的境界并不是一般的人能够达到的,只有那些真正有才华、有志向的人才能够追攀到这种境界。这里的“追攀”,既是指追求这种境界,也是指努力成为这样的人。这两句诗通过对比,进一步强调了作者对于这种境界的向往之情和追求之志。

尾联:“蓬莱却在漳水上,鳌头突起沧波环。”这两句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蓬莱仙境的向往之情。这里的“蓬莱”指的是传说中的海上仙山,而“漳水上”则暗示了这种仙山就在现实中存在。这两句诗既表达了作者对于仙境的渴望,也表达了他对现实世界的不满和无奈。同时,这两句诗也蕴含着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鼓励人们要勇敢地去追求自己的梦想和目标。

最后两句:“长萝秀木锁春色,石泉自泻秋声潺。”这两句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色。其中,“长萝秀木”指的是生长着长萝和秀木的地方,它们都紧紧地锁住了春天的气息,使得春天更加生机勃勃;而“石泉自泻秋声潺”则描绘了清澈的石泉从山涧流淌而下,发出悦耳的声响,为秋天增添了更多的韵味。这两句诗既展示了大自然的美丽,也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的热爱之情。同时,这两句诗也蕴含着一种宁静致远的人生态度,引导人们在繁忙的生活中保持一颗平静的心,去欣赏大自然的美好和宁静。

整首诗构思精巧、想象奇特、语言华美、意境幽雅,读来令人心旷神怡。它不仅展现了诗人对仙境的向往和追求,也表达了他对于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反思,以及对于人生哲理的思考和领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