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号九仙子,今名九莲华。
差差浮碧海,叶叶散晴霞。
积霭迷金寺,飞流溅雪崖。
开帘陪岸帻,须觅夏侯家。

【注释】

盛仲举:即盛唐诗人,字子升。九华:指九华山。联句原韵:即李白《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的韵脚。开帘:打开窗。夏侯家:即夏侯湛,字长公,东汉末年曹魏时期诗人、文学家,有《魏志》等著作。

【译文】

昔日号称九仙子,如今却称九莲华。

碧海浮云差差散,阳光洒在叶叶花。

金寺积雨霭迷离,飞流溅落雪崖坡。

开窗看景陪岸帻,须觅夏侯湛家书。

【赏析】

这是一首赞美九华山的诗。首联两句是写九华山之高峻与奇特,“昔号九仙子,今名九莲华”,用拟人的手法写它过去被称为仙女居住之地,现在却成了佛教名山。“差差浮碧海,叶叶散晴霞。”这两句写九华山的神奇美丽。“差差”形容山峰错落有致,“浮碧海”则形象地描绘出山峰云雾缭绕的景象。“叶叶”形容树叶茂盛,“散晴霞”则形容树叶在阳光照耀下闪烁着金色的光芒。这两句诗生动地描绘了九华山的自然景观,使人仿佛置身于其中,感受到它的神奇和美丽。

中间四联是写游览九华山的感受和体验。“积霭迷金寺,飞流溅雪崖。”“积霭”指云雾缭绕,“金寺”指寺庙,这里泛指佛教圣地。这句诗描写了云雾缭绕的景象使寺庙显得更加神秘,同时也表达了游客对寺庙的敬畏之情。“飞流溅雪崖”,这句诗则是写瀑布水流湍急,水花四溅。“飞流”形容水流急速,“溅雪崖”则形容水花在悬崖上飞溅的样子。这两句诗通过描绘瀑布和水流的景象,展现了九华山的壮丽景色。

后四联是写观赏九华山时的愉悦心情。“开帘陪岸帻,须觅夏侯家。”这句诗描绘了诗人打开窗户观赏美景的情景,同时表示自己要寻找诗人夏侯湛的家书。这里的“岸边帻”是指古代的一种头巾,诗人通过欣赏美景的同时,也流露出对家乡思念的情感。这两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九华山的喜爱之情,也体现了他想要回家乡的念头。

整首诗通过对九华山的描绘以及诗人游览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表现了九华山的美丽景色和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以及对家乡的眷恋之情。同时,诗中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和生动的形象描绘,使得整首诗既有诗意又具有画面感,让人仿佛身临其境般地感受到九华山的美丽景色和诗人的心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