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出长沙城,西渡潇湘水。
谁铺碧鲛绡,迥透黄金底。
中分橘直洲,隐若鳌背起。
府邑古称雄,地势信少比。
苟非仁义图,畴将甲兵洗。
晚色烟雾开,人家明镜里。
斯须舍舟楫,纵步踏兰芷。
遥遥望松门,物象愈奇伟。
枝叶既不繁,霜雪讵能毁。
传云陶将军,屯营手植此。
至今凌云气,犹如大君子。
才过清风峡,路转不容跬。
尘寰自此隔,佛界朗瞻跂。
层梯上重门,绘塑光炜炜。
皓鹤去无踪,寒泉但清泚。
遂登法华台,平目瞰千里。
返惊人世卑,堑壁徒为耳。
连甍十万户,罗列在案几。
想当韩杜时,荆棘晦遗址。
不见湘西篇,惟夸道林美。
幸同刘子来,纵视眼不眯。
作诗君勿谦,前辈尚可拟。
挥笔方争豪,求心翻自鄙。
请看梁上题,半是泉中鬼。
白发缠利名,何由外生死。
道师深悟禅,软语听亹亹。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作品。诗中通过描绘法华台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人生哲理的领悟。

南出长沙城,西渡潇湘水。谁铺碧鲛绡,迥透黄金底。中分橘直洲,隐若鳌背起。府邑古称雄,地势信少比。苟非仁义图,畴将甲兵洗。晚色烟雾开,人家明镜里。斯须舍舟楫,纵步踏兰芷。

这首诗的前两句描述了诗人从长沙城南出发,向西渡过潇湘水的情景。接着,诗人描绘了法华台周围的景象,如碧绿的鲛绡般美丽,黄金般的底色等。最后,诗人通过对法华台周围的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人生哲理的领悟。

传云陶将军,屯营手植此。至今凌云气,犹如大君子。才过清风峡,路转不容跬。尘寰自此隔,佛界朗瞻跂。层梯上重门,绘塑光炜炜。皓鹤去无踪,寒泉但清泚。

这首诗的后半部分讲述了法华台下曾经有一位陶将军驻扎军队并种植了这棵松树的故事。如今,这棵松树依然屹立在云端,仿佛一个高大的人站在那里一样。诗人还提到了自己在经过清风峡时,发现这里的道路弯曲得让人无法前进。在这里,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佛教世界的向往和敬仰之情。同时,他也描绘了法华台周围的景色,如阶梯上的重门、绘画精美的雕塑等。最后,他提到自己看到一只白鹤飞走了,只有冷冰冰的泉水流淌着。

返惊人世卑,堑壁徒为耳。连甍十万户,罗列在案几。想当韩杜时,荆棘晦遗址。不见湘西篇,惟夸道林美。幸同刘子来,纵视眼不眯。作诗君勿谦,前辈尚可拟。挥笔方争豪,求心翻自鄙。请看梁上题,半是泉中鬼。白发缠利名,何由外生死。道师深悟禅,软语听亹亹。

这首诗的最后一部分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的轻视和追求精神上的自由。他认为,虽然眼前的景象已经让人感到疲惫,但是只要坚持下去,就一定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同时,他还提到了自己看到了一些梁上的题词,其中有一半是关于泉水的鬼话,这些鬼话让他想起了自己的名利之心,以及那些被名利所困扰的人们。此外,诗人还提到了自己的道师,这位老师深深领悟到了禅宗的智慧,能够用温柔的话语来教导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