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衣未绵,两股冻成疾。
谁复为我扶,平步时时蹶。
文章那更论,精魄恐坠失。
缘何御史君,相招傍寒日。
迤逦造林泉,尘坌为披拂。
霓幡云外垂,石虎草间出。
深门窥泬漻,拱木递萧瑟。
丹青与老碑,遗事知仿佛。
僣迹已榛芜,新游论胶漆。
主人才何如,骥足千里逸。
梅君南昌后,襟韵犹凄溧。
刘子亦可奇,彖象久精诘。
顾予最空疏,百辨今已吃。
谤言来戈矛,自量几不密。
终甘首阳饿,岂效操瓢乞。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辙的作品。诗中描绘了腊月的严寒,以及他在严寒中行走时的艰难。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心。
首联“腊月衣未绵,两股冻成疾。谁复为我扶,平步时时蹶。”描绘了腊月的寒冷天气,作者已经穿上了棉衣,但仍然感到寒冷,双腿被冻得疼痛,甚至难以正常行走。这表达了他在生活中所遇到的困难和困境。
颔联“文章那更论,精魄恐坠失。”则进一步强调了他的困惑和无助。他认为自己的才华已经被消磨掉了,甚至可能失去生命的精髓。这表达了他对自己命运的无奈和悲观。
颈联“缘何御史君,相招傍寒日。”则透露出他对生活的态度和对未来的期待。他相信在寒冷的日子里,有人愿意陪伴着他,给他带来温暖和希望。这也表达了他对于友谊和人际关系的渴望。
尾联“丹青与老碑,遗事知仿佛。”则揭示了他的感慨和怀旧之情。他看到了历史的变迁和文化的传承,同时也看到了自己一生的经历和变化。这表达了他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期待。
这首诗通过对生活的描绘和对人物的刻画,展示了作者的生活态度和人生观。他既经历了生活的艰辛,也见证了历史的变化和文化的传承。他既感受到了生活的残酷,也看到了希望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