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美隐官隐,苍林映深屋。
俗驾远庭除,佛像镇堂隩。
兰芷稍扶疏,荆榛已锄筑。
沉思第一义,修持若砻玉。
觉城开迷云,魔军当破竹。
接人有馀地,拔我出坑谷。
斋羞复招要,甘香蒸黍粟。
永与膻荤辞,既饱精神肃。
石坐衬枯蒲,茶瓯泛新菊。
醍醐灌诸顶,饥火灭空腹。
昔闻居士饭,一钵万人足。
君若乘三车,愿为车下犊。
陈安止迁居三首
彼美隐官隐,苍林映深屋。
俗驾远庭除,佛像镇堂隩。
兰芷稍扶疏,荆榛已锄筑。
沉思第一义,修持若砻玉。
觉城开迷云,魔军当破竹。
接人有馀地,拔我出坑谷。
斋羞复招要,甘香蒸黍粟。
永与膻荤辞,既饱精神肃。
石坐衬枯蒲,茶瓯泛新菊。
醍醐灌诸顶,饥火灭空腹。
昔闻居士饭,一钵万人足。
君若乘三车,愿为车下犊。
注释:
彼美:美好。
藏官宅:指隐居的官舍。
深屋:高大的房屋。
俗驾:世俗的车辆。
佛像:佛教雕像。
兰芷:两种香草,此处指香气。
荆榛:一种荆棘。
深思:深入思考。
第一义:最重要的道理。
禅定:禅宗修行的方法。
觉城:觉悟之境。
魔军:邪教的军队。
接人:待人接物。
斋羞:斋戒时的饭菜。
斋羞复招要:即斋戒时再邀请客人。
甘香蒸黍粟:形容食物的美味。
石坐:石凳。
石坐衬枯蒲:坐在石凳上的人。
茶瓯泛新菊:茶壶里泡着新菊花。
醍醐:纯牛奶,这里比喻佛法。
饥火灭:饥饿感消失。
昔闻:以前听到。
居士:僧人,也指隐士。
乘三车:坐着三辆车。
车下犊:车前头的小牲畜。
赏析:
陈安止的这首诗是一首描写隐居生活的诗歌。诗中描绘了隐官宅的美丽景色和日常生活,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修行、佛法的向往和追求。整首诗语言朴实,意象生动,富有生活气息,体现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热爱和对佛法的执着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