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爱东州,土厚人不罄。
见公惜已晚,达论耸予听。
五驰使者车,中道罹陷阱。
开怀无怨尤,得失两以正。
归程万馀里,翛然一烟艇。
乡关今非遥,踊跃理三径。
进则仗忠义,退则乐温凊。
高卧固无必,求才尧舜圣。
亭亭南涧松,愈老节愈劲。
柔柔水中蒲,涵春自严静。
百年未阖棺,安之吾有命。

【注释】

东州:今山东东部一带。

罄(qìng):竭尽,用尽。

达论耸予听:高尚的理论使我感到震惊。

中道罹陷阱:中途遇到了困难。

翛然一烟艇:形容归程孤单。

三径:庭院中供行人出入的小路,泛指田园生活。

进则仗忠义,退则乐温凊(qìnɡ):进退都有正当的归宿。

尧舜圣:传说中尧、舜时代是圣明之世,后用来比喻理想的政治时代。

亭亭:挺拔的样子。

柔柔:柔和的样子。

【赏析】

此诗当作于唐宪宗元和六年(811),当时孙樵在兖州做官,因遭谗被贬为广南节度副使。这首诗就是他在赴任途中经过山东时所写。诗人以“爱东州”起兴,对孙知几的遭遇深表不平;接着以“达论耸予听”赞扬其高尚的品格。然后,诗人又从孙知几的经历联想到自己,表达出对官场黑暗的不满,并希望像他一样保持清正。最后,诗人又借景抒情,以“安之吾有命”收尾,表现了诗人超脱的人生态度。

首联,“平生爱东州”,“东州”,即今山东东部一带。诗人以“爱东州”起兴,对孙知几的遭遇深表不平。

颔联,“见公惜已晚,达论耸予听。五驰使者车,中道罹陷阱”,赞扬孙知几的高尚品格。

颈联,“开怀无怨尤,得失两以正。”表达了对孙知几的同情。

尾联,“归程万馀里,翛然一烟艇。乡关今非遥,踊跃理三径。”“高卧固无必,求才尧舜圣。”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自己的理想与抱负。

这首诗通过对孙知几的描绘与自身遭遇的抒发,表达了诗人对于社会黑暗的不满和对理想的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