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潜真达道,何以避俗翁。
萧然守环堵,褐穿瓢屡空。
粱肉不妄受,菊杞欣所从。
一琴既无弦,妙音默相通。
造饮醉则返,赋诗乐何穷。
密网悬众鸟,孤云送冥鸿。
寂寥千载事,抚卷思冲融。
使遇宣尼圣,故应颜子同。
【解析】
“陶潜真达道,何以避俗翁。萧然守环堵,褐穿瓢屡空。粱肉不妄受,菊杞欣所从。一琴既无弦,妙音默相通。造饮醉则返,赋诗乐何穷。密网悬众鸟,孤云送冥鸿。寂寥千载事,抚卷思冲融。”这几句的关键词是:陶渊明、环堵、粱肉、菊杞、一琴、密网、众鸟、冥鸿、寂寞、冲融。诗人对陶渊明的赞美之情溢于言表。
【答案】
这首诗写诗人读《陶渊明传》二首后的思想感情。
第一首:“陶潜真达道,何以避俗翁。萧然守环堵,褐穿瓢屡空。”此首以陶渊明自比,表达自己对官场的厌倦,对隐者的向往。
第二首:“粱肉不妄受,菊杞欣所从。一琴既无弦,妙音默相通。造饮醉则返,赋诗乐何穷。”此首主要写陶渊明在自然中寻找快乐,与世无争的态度。
第三首:“密网悬众鸟,孤云送冥鸿。寂寥千载事,抚卷思冲融。”此首抒发了陶渊明对历史人物的感慨之情。
赏析:
本诗为组诗,共三首,都是作者读《陶渊明传》后写下的心得体会。
第一首:“陶潜真达道,何以避俗翁。萧然守环堵,褐穿瓢屡空。”诗人把陶渊明当作自己的同调之人,表达了对官场的厌倦,对隐者的向往。
第二首:“粱肉不妄受,菊杞欣所从。一琴既无弦,妙音默相通。造饮醉则返,赋诗乐何穷。”此首主要写陶渊明在自然中寻找快乐,与世无争的态度。
第三首:“密网悬众鸟,孤云送冥鸿。寂寥千载事,抚卷思冲融。”此首抒发了陶渊明对历史人物的感慨之情。
译文:
- 陶渊明真是个懂得人生大道的人,为什么还要躲避世俗的束缚呢?
- 他虽然住在简陋的房子里,但穿着却已破旧不堪,衣服也穿破了好几个洞。
- 我不吃粱米和猪肉,菊花和枸杞是我喜爱的食品。
- 我一有空就弹奏着琴弦,美妙的音乐从弦上流淌出来。
- 喝得酩酊大醉后就会返回家中,我一边饮酒一边赋诗,不知疲倦。
- 我像蜘蛛那样结起了一张大网,捕捉着飞过的鸟儿;又像孤高的白云,送别远方的归雁。
- 只有千年的历史才足以让人寂寞,我抚摸书卷时感到心情宁静舒畅。
- 如果陶渊明遇到了孔子这样的圣人,那么他和颜回一样也会成为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