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明洞天门,元戎要客入。
谁云蓬莱远,浮丘果相挹。
如超顿地禅,曾不假梯级。
绿篁隔葱茜,沆瀣朗呼吸。
玉山有嘉禾,凤凰乃来集。
桃李尔何知,濯濯红露泣。
应嗟尘世人,窗间白驹急。
行乐如之何,不乐嗟何及。

这首诗是苏轼在颍州(今安徽阜阳)任知州时所作的。诗中赞美了颍州的自然美景,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人生的哲理思考。

首句“朱明洞天门,元戎要客入”描绘了颍州美丽的自然风景。朱明洞天门,意为美丽的山水之门,元戎要客入,意味着有重要的客人来到颍州。

第二句“谁云蓬莱远,浮丘果相挹”则是对颍州的赞美。蓬莱,古代传说中的海上三仙山之一,这里用来比喻颍州的美丽和神秘。浮丘,传说中的仙人,这里用来表达颍州之美让人感到惊艳。

第三句“如超顿地禅,曾不假梯级”则是表达了诗人对禅宗的理解。顿地禅,指直接领悟到禅宗的道理,无需通过长时间的修行。这里用来形容颍州之美让人瞬间领悟,无需过多思考。

接下来四句是对颍州自然景色的描述。绿篁(竹),葱茜(草),沆瀣(露水),玉山(山),嘉禾(稻米),凤凰(鸟),桃李(花果),都是颍州的特色。这些景物都与颍州的自然景观有关。

第五句“玉山有嘉禾,凤凰乃来集”则是对颍州生物多样性的赞美。这里提到的凤凰,是指一种珍稀的鸟类。它的到来,象征着颍州生物多样性的美好。

第六句“桃李尔何知,濯濯红露泣”则是对颍州春天景象的描写。桃花李花盛开,晶莹的露水挂在花瓣上,如同泪水滴落一般。这里的“濯濯”形容露水晶莹剔透,“泣”则形容露水滴滴落下的声音。

第七句“应嗟尘世人,窗间白驹急”则是对颍州人的生活状态的感叹。这里指的是颍州的人们忙碌而急促的生活状态,如同白驹过隙一般。

最后两句“行乐如之何,不乐嗟何及”则是对人生哲理的总结。在这里,作者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和思考。他认为,人生应当及时行乐,否则就会后悔莫及。

赏析:这首诗是苏轼在颍州任职时创作的。他通过对颍州自然景观的赞美,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悟。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界的描绘,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