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日不可追,来日已无多。
衰颓复自念,迁谢当奈何。
贤达并贱愚,百岁同消磨。
不如泳觞酌,徘徊眄庭柯。
流翠自成幄,好风时经过。
憎爱理兼忘,虚淡神所和。
运尽即随尽,葬骨南山坡。
自释二首
去日不可追,来日已无多。
衰颓复自念,迁谢当奈何。
贤达并贱愚,百岁同消磨。
不如泳觞酌,徘徊眄庭柯。
流翠自成幄,好风时经过。
憎爱理兼忘,虚淡神所和。
运尽即随尽,葬骨南山坡。
注释:
- 去日不可追:过去的日子已经无法挽回。
- 来日已无多:未来的日期也很少。
- 衰颓复自念:年纪大了,又常常想念往事。
- 迁谢:指衰老和死亡。
- 贤达并贱愚:指有才德的人和普通人一样,寿命都很短。
- 百岁同消磨:一生都在消磨中度过。
- 不如泳觞酌:不如喝酒畅快。
- 徘徊眄庭柯:在庭院里徘徊,看着树叶。
- 流翠:流动的绿色。
- 好风:好的风。
- 憎爱理兼忘:对善恶都不加分别。
- 虚淡神所和:精神上与虚无淡泊相合。
- 运尽即随尽:生命终结就像水到尽头一样自然。
- 葬骨南山坡:死后埋葬在南方的山坡上。
赏析:
此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生命的感慨,以及对生死观的深入思考。诗中通过对比“去日不可追”与“来日已无多”,展现了时间的无情和生命的短暂。同时,诗人感叹自己年老体衰,常常怀念往昔,这种怀旧之情更加深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诗中还提到了“贤达并贱愚,百岁同消磨”,这反映了作者对于不同身份和地位的人们的寿命的普遍看法,认为他们都是短暂的存在。这种观点可能反映出作者对于社会等级和人生意义的思考。
诗的后半部分转向个人的生活态度,通过饮酒、徘徊庭院、欣赏美景等行为,表达了诗人在面对人生的有限时,选择一种随遇而安、享受当下的生活态度。这种态度既体现了对生活的热爱,也反映了对生死观念的一种超脱和接纳。
最后一句“运尽即随尽,葬骨南山坡”,则以生死为话题,表达了一种顺其自然的人生观。无论生命如何结束,都应该接受这个事实,像水一样流向低处,最终归于尘土。这种观念体现了诗人对生命本质的深刻认识和对死亡的坦然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