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时如尧舜,击壤欢且歌。
归田尚叨禄,天宠固已多。
敢复邀长年,寓景随流波。
有酒即觞酌,风日眷清和。
俯悲秦晋士,含饥避干戈。

【注释】

遭:遭遇。尧舜:传说中上古的贤君,这里借指贤明君主。击壤(rǎng):古代的一种游戏,用木棍或土块打击,以娱乐自己。归田:退隐。叨禄:承蒙恩赐俸禄,意谓得到朝廷的任用。天宠:上天的恩遇。敢复:岂敢。长年:长寿。寓景:寄托的景象。流波:指流水,喻指时运的变迁。风日:指美好的天气,喻指良好的时光。清和:清雅和平。俯悲:俯首哀叹。秦晋:指春秋时期的两个国家,这里泛指遭受战乱的国家。含饥避干戈:忍受饥饿而躲避战争。

【赏析】

这首诗写于唐宪宗元和十二年(817)。当时诗人在东都洛阳任职,因不满朝政,曾三次上书宰相裴度、张弘靖要求罢免宦官,但都未被采纳。诗人对现实极为失望,于是作此诗表达自己的心志。

第一句“遭时如尧舜”,是说当今之世就像唐尧、虞舜时期那样,太平盛世,百姓安居乐业。

第二句“击壤欢且歌”写人们过着快乐的生活。击壤,一种游戏用具,古人认为击壤可以祛病延年。这句诗的意思是说人们无忧无虑,自得其乐。

第三四句“归田尚叨禄,天宠固已多。敢复邀长年,寓景随流波。”意思是说诗人辞官回乡,仍然受到国家的重用,这是上天对他的厚爱。诗人不敢再追求长寿了,而是将美好的时光寄寓在自然的流转中。

第五六句“有酒即觞酌,风日眷清和。”是说只要有美酒,就要畅饮;只要天气晴朗,就感到心旷神怡。

最后两句“俯悲秦晋士,含饥避干戈。”是说诗人看到那些饱经沧桑、饱受战乱折磨的人们,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同情之情。他们忍受着饥饿,躲避着战争的纷扰,这是多么不幸的事情啊!诗人在这里表达了他对人民的深切关怀和同情。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面对现实社会动荡不安、人民饱受战乱之苦的现实时,内心的无奈与忧虑以及对人民的深深同情。同时,诗人也借此表达了自己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