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口争称好使君,携持踊跃看朱轮。
入门便洒随车雨,到处真成有脚春。
鱼鸟一时生意气,江山千里有精神。
大贤易镇朝廷重,巴峡穷愁要抚循。

【注释】

上曾安抚二首:指作者曾任夔州(今四川奉节)刺史时所作的两首诗。上、下是古代的称呼。

万口争称好使君:指百姓们都称赞你是好官。万口,形容众多;好使君,即好官。

携持踊跃看朱轮:指百姓都踊跃地观看你驾驭着红马拉的车。“朱”指红漆,这里借指车。持,拿着。

入门便洒随车雨:比喻你到任之后,就象有神力护持着雨水从天上洒下来一样。“随车雨”,即随车轮滚动而洒下的雨水。

到处真成有脚春:比喻你到处都有生机勃勃的景象,就像春天一样。到处,到处,处处。

鱼鸟一时生意气:比喻你治理得当的地方,鱼鸟等动物也都有生气。鱼鸟,泛指一切生物。生意气,有生气的样子。

江山千里有精神:意思是说,你治的地方,江山如此美丽,景色如此宜人,让人感觉精神焕发。江山,指国家或山水。

大贤易镇朝廷重:意为大贤之人可以担任重要职务,朝廷会重视。大贤,指德才兼优的人。

巴峡穷愁要抚循:意为在巴渝一带,百姓正遭受穷困,需要你去安抚他们。巴峡,指巴郡、渝州的交界处峡谷地带,为三峡之一。穷愁,贫穷困苦。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以“上曾安抚二首”为题,写诗人任夔州刺史时的政绩和百姓对诗人的喜爱之情。

首句“万口争称好使君”点出诗人被人们爱戴的事实。第二句“携持踊跃看朱轮”写百姓们争相围观的情景。第三句“入门便洒随车雨”用夸张手法写诗人到任后给当地带来的良好气象。第四句“到处真成有脚春”进一步写老百姓得到治理后的喜悦心情。第五句“鱼鸟一时生意气”是说百姓得到了治理后,连水中的鱼儿鸟儿也有了生气。最后一句“江山千里有精神”,说明诗人治理的地方山河壮丽,景色优美,给人一种欣欣向荣之感。

整首诗歌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与百姓之间深厚的感情。同时,通过对百姓生活状态的描述,展现了诗人治理地方的成果和影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