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纪徒劳祇疗饥,年逾耳顺已知非。
行藏有定随缘过,功业无成与愿违。
里闬傥能乘驷入,君门便欲挂冠归。
交朋亲戚犹相庆,要看桑榆晚日晖。

诗句释义

三纪徒劳祇疗饥

  • 三纪:三十年,指多年的努力或岁月。
  • 徒劳:白白地努力,没有成果。
  • 祇疗饥:仅能解决饥饿问题。

译文:多年来的努力只解决了饥饿问题,未能实现其他目标。

年逾耳顺已知非

  • 年逾耳顺(年龄超过四十岁):到了耳顺之年,即知天命的年龄。
  • 已知非:已经认识到不是长久之计。

译文:年纪已过四十岁,明白不能持久。

行藏有定随缘过

  • 行藏:行止和取舍,比喻行事和生活态度。
  • 有定:有一定之规。
  • 随缘过:顺其自然度过。

译文:行事和取舍有一定的原则,但也要顺应缘分。

功业无成与愿违

  • 功业:事业、成就。
  • 与愿违:违背了初衷或愿望。

译文:我的事业并未成功,这与我之前的愿望不符。

里闬傥能乘驷入

  • 里闬:家乡,这里指故乡。
  • 傥:如果。
  • 乘驷:乘坐四匹马拉的车。

译文:如果能够回到家乡,乘四匹马拉的车回去。

君门便欲挂冠归

  • 君门:指朝廷或官场。
  • 挂冠:摘下官帽,表示辞官不干。

译文:我打算辞去官职,回家不再出仕。

交朋亲戚犹相庆

  • 交朋:交往的朋友。
  • 亲戚:指家人及亲属。
  • 相庆:互相祝贺。

译文:我的朋友们和家人仍然会相互庆祝我的离去。

要看桑榆晚日晖

  • 桑榆:指夕阳西下,也常用来比喻晚年。
  • 晚日晖:傍晚时的阳光。

译文:我要去看看晚年的阳光,看看自己晚年的成就。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一生努力未果的感慨,以及对于退休生活的期待和对晚年生活的美好憧憬。通过对比过去和现在的生活状态,诗人展示了人生的起伏和变化。同时,诗中的“桑榆晚日晖”寓意着即使在晚年也能享受到生活的美好,体现了诗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