烂漫烟光一目收,危亭葺就壮岑楼。
三巴故国山川在,万古长空日月流。
江水奔腾无昼夜,石田耕穫漫春秋。
兴来筇竹随儿辈,径路平生不惯由。
【注释】宪司:官名,宋代指御史台。后园:花园。葺旧亭:修缮旧亭。榜:写。明秀元:名,少监。少监:官名,宋、金、元各代中央或地方的长官之一,负责管理书籍、印玺等物。次韵:依原诗的韵脚和字数进行写作。烂漫烟光:绚丽的烟雾笼罩着的景色。一目:一览。收:全部收入眼底。危亭:高耸的亭子。葺就:修缮而成。壮岑楼:高大的岑楼,这里指一座高高的亭子。“岑”是“高耸”的意思。三巴:四川的古称。故国:旧的国家,指四川。山川:山川景色。万古长空:永远存在的天空。日月流:日月运行不息。江水奔腾不昼夜:江水奔流不息,没有白天黑夜之分。石田:石质的土地,这里指山野。耕穫:耕种收获。漫春秋:像一年四季一样,没有明显的界限。筇竹:竹制的手杖。随儿辈:与孩子们一同游玩。径路:小路。平生:一生中。
【赏析】《宪司后园葺旧亭》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对宪司后园新亭子的观感,全诗语言平易自然,情感真挚感人。
开头两句:“烂漫烟光一目收,危亭葺就壮岑楼。”意思是说,当作者漫步宪司后园时,那绚丽的烟雾笼罩着的景色尽收眼底。作者来到后园看到一座高耸入云的亭子,这座亭子已经修葺好了。
第三句:“三巴故国山川在,万古长空日月流。”意思是说,四川的山水依旧存在,而天上的日月也永恒不变。
接下来的两句诗,诗人将目光投向了江水:“江水奔腾无昼夜,石田耕穫漫春秋。”意思是说,江水奔腾不息,永无止境;田野上人们耕种收割,四季分明,没有明显的界限。这两句诗描绘的是四川的山水景色,以及田间劳作的人们。
最后两句诗是:“兴来筇竹随儿辈,径路平生不惯由。”意思是说,兴致来了,拄着手杖和孩子们一起游玩。作者一生从未走过这样的小径,所以感到不习惯。这是作者对于这次游览的感受和体会。
整首诗语言平易自然,情感真挚感人,通过作者的视角展现了宪司后园新亭子的美丽景色以及四川的自然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