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仪肃阴气,草木凋零尽。
尔生岩石间,丛密不自陨。
绿叶抽紫茎,族与秋兰近。
蝉联无数花,未觉霜飙紧。
野人持献余,千金那敢吝。
盆崖遂物性,畅茂庶可准。
吸风喷芳馨,饮露含清润。
如闻嘒嘒声,满地寒林振。
【注释】
二仪:指天地。肃阴气:寒气逼人。草木凋零尽:草木凋敝,生机灭绝。尔:你。生岩石间:生长在岩石之间。丛密不自陨:枝叶茂密而不会自行坠落。族:同“与”。秋兰近:与秋天的兰花相接近,比喻颜色淡雅。蝉联:连续不断。未觉霜飙紧:没有感觉到寒风凛冽。献余:献给我。盆崖遂物性,畅茂庶可准:顺应了植物的生长特性,茂盛地生长着。吸风喷芳馨:吮吸着风中的芬芳香气。饮露含清润:吸取着露水的清新滋润。嘒嘒声:象声词,形容蝉鸣的声音。满地寒林振:使整个地面都回荡着寒林中树叶摇曳的声音。
【赏析】
此诗是一首咏物诗。诗人借咏石蝉,抒发了热爱大自然,珍视万物之情。
首联:“有野人来献石蝉以二千钱偿之因成拙诗。” 写石蝉的外形和来历。“野人”即隐士,他们常常采山果入市换钱,因此得名“野人”。这里说,有个隐士来献石蝉,用重金买去。“献”,献上。这两句写石蝉的外形和来历。
颔联:“二仪肃阴气,草木凋零尽。尔生岩石间,丛密不自陨。”写石蝉的生活环境。“二仪”指天地,“肃阴气”指天气寒冷。这两句写石蝉所处的环境。这两句写石蝉所处的环境。这两句写石蝉所处的环境。
颈联:“绿叶抽紫茎,族与秋兰近。蝉联无数花,未觉霜飙紧。”写石蝉的颜色和声音。这两句写石蝉的颜色和声音。这两句写石蝉的颜色和声音。这两句写石蝉的颜色和声音。
尾联:“野人持献余,千金那敢吝。盆崖遂物性,畅茂庶可准。”写石蝉的归宿和价值。这两句写石蝉的归宿和价值。这两句写石蝉的归宿和价值。
全诗四联,前二联写石蝉的形状、颜色和来历;后二联写石蝉的生活环境、声音以及它的价值和归宿。
全诗以咏物为中心,但并不单纯地描写石蝉本身,而是把石蝉放在大自然的背景之下进行描写,表现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