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端谁独无,所化有兰鲍。
时容拜床下,孺子似可教。
山川顿修阻,心折东去棹。
徘徊堤柳春,帆腹风欲饱。
注释:
- 善端谁独无,所化有兰鲍。
释义:谁能说善始者没有过失误策,但最终都像兰花和鲍鱼一样有所成就呢?
- 时容拜床下,孺子似可教。
释义:你(指郑严)年轻有为,恭敬地侍奉我,似乎可以教导。
- 山川顿修阻,心折东去棹。
释义:山川之间突然变得险峻崎岖,令人感叹东行之舟的离去。
- 徘徊堤柳春,帆腹风欲饱。
释义:在堤岸上徘徊,看着春天的柳树,心中想着那即将远航的船帆,仿佛要被大风充满。
善端谁独无,所化有兰鲍。
时容拜床下,孺子似可教。
山川顿修阻,心折东去棹。
徘徊堤柳春,帆腹风欲饱。
注释:
墨池飞出北溟鱼出自《毕履和惠端砚余以大歙砚报之佐以一诗》,墨池飞出北溟鱼的作者是:陈鉴之。 墨池飞出北溟鱼是宋代诗人陈鉴之的作品,风格是:诗。 墨池飞出北溟鱼的释义是:墨池飞出北溟鱼:比喻书法或文章的气势磅礴,如同墨水从深不可测的北溟(北海)中飞出。 墨池飞出北溟鱼是宋代诗人陈鉴之的作品,风格是:诗。 墨池飞出北溟鱼的拼音读音是:mò chí fēi chū běi míng yú。
大砚知君不负渠出自《毕履和惠端砚余以大歙砚报之佐以一诗》,大砚知君不负渠的作者是:陈鉴之。 大砚知君不负渠是宋代诗人陈鉴之的作品,风格是:诗。 大砚知君不负渠的释义是:大砚知君不负渠:此句意为,大砚深知你不会辜负它的期望。这里的“知”是指大砚有感知的能力,似乎能理解人的情感,而“不负渠”则是指不辜负大砚的期望或寄托。整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信任和对赠品(大歙砚)的珍视。
展开古帖聊学书出自《毕履和惠端砚余以大歙砚报之佐以一诗》,展开古帖聊学书的作者是:陈鉴之。 展开古帖聊学书是宋代诗人陈鉴之的作品,风格是:诗。 展开古帖聊学书的释义是:展开古帖聊学书,意指打开古代书法作品来学习书法技艺。 展开古帖聊学书是宋代诗人陈鉴之的作品,风格是:诗。 展开古帖聊学书的拼音读音是:zhǎn kāi gǔ tiē liáo xué shū。
端砚入手喜有馀出自《毕履和惠端砚余以大歙砚报之佐以一诗》,端砚入手喜有馀的作者是:陈鉴之。 端砚入手喜有馀是宋代诗人陈鉴之的作品,风格是:诗。 端砚入手喜有馀的释义是:端砚入手喜有馀:拿着端砚,感到非常高兴和满足。 端砚入手喜有馀是宋代诗人陈鉴之的作品,风格是:诗。 端砚入手喜有馀的拼音读音是:duān yàn rù shǒu xǐ yǒu yú。
默默寒窗守愚鲁出自《毕履和惠端砚余以大歙砚报之佐以一诗》,默默寒窗守愚鲁的作者是:陈鉴之。 默默寒窗守愚鲁是宋代诗人陈鉴之的作品,风格是:诗。 默默寒窗守愚鲁的释义是:默默寒窗守愚鲁,意指在寒冷的冬天,孤独地坐在昏暗的窗户前,保持愚钝无知的态度,形容一个人勤奋刻苦,专心致志,虽不聪慧却勤奋不懈。 默默寒窗守愚鲁是宋代诗人陈鉴之的作品,风格是:诗。 默默寒窗守愚鲁的拼音读音是:mò mò hán
不能轻捷随人后出自《毕履和惠端砚余以大歙砚报之佐以一诗》,不能轻捷随人后的作者是:陈鉴之。 不能轻捷随人后是宋代诗人陈鉴之的作品,风格是:诗。 不能轻捷随人后的释义是:不能轻捷随人后:不轻易追随他人,保持独立自主的个性和风格。 不能轻捷随人后是宋代诗人陈鉴之的作品,风格是:诗。 不能轻捷随人后的拼音读音是:bù néng qīng jié suí rén hòu。
朴钝若刚甫出自《毕履和惠端砚余以大歙砚报之佐以一诗》,朴钝若刚甫的作者是:陈鉴之。 朴钝若刚甫是宋代诗人陈鉴之的作品,风格是:诗。 朴钝若刚甫的释义是:质朴而迟钝,如同初出鞘的刚剑。 朴钝若刚甫是宋代诗人陈鉴之的作品,风格是:诗。 朴钝若刚甫的拼音读音是:pǔ dùn ruò gāng fǔ。 朴钝若刚甫是《毕履和惠端砚余以大歙砚报之佐以一诗》的第14句。 朴钝若刚甫的上半句是: 君得刚甫砚。
君得刚甫砚出自《毕履和惠端砚余以大歙砚报之佐以一诗》,君得刚甫砚的作者是:陈鉴之。 君得刚甫砚是宋代诗人陈鉴之的作品,风格是:诗。 君得刚甫砚的释义是:君得刚甫砚:您得到了刚甫制作的砚台。 君得刚甫砚是宋代诗人陈鉴之的作品,风格是:诗。 君得刚甫砚的拼音读音是:jūn dé gāng fǔ yàn。 君得刚甫砚是《毕履和惠端砚余以大歙砚报之佐以一诗》的第13句。 君得刚甫砚的上半句是
秋江印月平不波出自《毕履和惠端砚余以大歙砚报之佐以一诗》,秋江印月平不波的作者是:陈鉴之。 秋江印月平不波是宋代诗人陈鉴之的作品,风格是:诗。 秋江印月平不波的释义是:秋江印月平不波:形容江面平静,月亮的倒影在江面上如同印刷一般清晰,水面波澜不兴。 秋江印月平不波是宋代诗人陈鉴之的作品,风格是:诗。 秋江印月平不波的拼音读音是:qiū jiāng yìn yuè píng bù bō。
天然粹德非琢磨出自《毕履和惠端砚余以大歙砚报之佐以一诗》,天然粹德非琢磨的作者是:陈鉴之。 天然粹德非琢磨是宋代诗人陈鉴之的作品,风格是:诗。 天然粹德非琢磨的释义是:这句话的意思是:天然的纯粹美德,无需经过雕琢和打磨。 天然粹德非琢磨是宋代诗人陈鉴之的作品,风格是:诗。 天然粹德非琢磨的拼音读音是:tiān rán cuì dé fēi zuó mó。
送郑严州四首 严山少平田,严俗稀惰民。 书生坐黄堂,肯诧硎刃新。 定以清净化,坐啸物自春。 绿野人荷锄,使君聊岸巾。 注释: - 严山:指严陵山,在今浙江桐庐县西南。这里泛指家乡的山,表示怀念之情。 - 少平田:地势较低的地方。 - 严俗:即严氏之俗,指家乡的风俗习惯。 - 书生:读书人。 - 黄堂:古代官署中的堂,这里指代官府。 - 肯诧:愿意夸耀。 - 清静:清廉而政治清明。 - 定以
【注释】 1. 父老:指地方长官。使君:古代对州郡长官的尊称。2. 那知:谁知,想不到。心:指心事、心愿。3. 一片烟雨蓑:形容郑严州在风雨中披着蓑衣。4. 杖藜:拄着拐棍。5. 客星:指客人,诗人的友人。6. 清风双嵯峨:形容山势险峻而陡峭。7. 沙鸥公故人,应为小婆娑:沙鸥是老朋友,应当高兴地飞舞。8. 婆娑:翩翩起舞的样子。 赏析:“送郑严州四首”是杜甫于天宝十四年(755)春在夔州时所作
【注释】 诸贤适江海:指郑严州在任职前,已由同僚举荐为“诸贤”。适,往。江海,泛指广阔的水域。梧竹:这里借指梧桐和竹子,常用来象征隐居之士。孤凤吟:只有凤凰能发出清亮的鸣声,这里借指郑严州。 愿言正王度:希望他的政令能使国家达到太平的境界。祈招嗣清音:祈求他能够延续和发扬美好的声誉。嗣,继续、承继;清音,清新悦耳的音乐,这里指美好的声誉。 亦为胶西董:也是担任过胶西相的董仲舒之后。胶西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在会稽秋日观山时的景象和感受。下面是逐句的释义: 1. 荒塍间流水,蠹叶风飕飗。 - 荒塍间(荒芜的水渠边):指的是一片荒凉的田野边上。 - 流水:表示水声潺潺。 - 蠹叶:指枯落的树叶。 - 风飕飗:形容风吹过树林的声音。 2. 前山与幽人,亭亭共清秋。 - 前山与幽人:前面是连绵的山峦,而幽人是隐居在那里的人。 - 亭亭:形容树木挺拔的样子,这里可能是指山峦的形状。 -
【注释】: 过吴江 垂虹四年别,淼淼来梦境。 今晨整芒屦,柳风吹鬓影。 春光彻重渊,蛟困绿波静。 远帆有无处,小立为徐领。 浩歌翁自得,白发乱垂颈。 一室世谁如,三万六千顷。 平生卜邻意,此际味差永。 翁肯平分欤,吾其办渔艇。 翻译: 垂虹桥四年前告别,来到吴江如同在梦中。 今天早晨整理着芒鞋,杨柳轻风拂动着我的鬓发。 春天的阳光洒满深水,蛟龙困于碧波而平静。 远处的小舟漂泊到哪里
【注释】: 穷途逢伟观,小阁江万里。 指在困境中偶然看到壮丽的景观,小阁即亭台小阁。万里:指长江。 薄暮岸幅巾,寒烟四山起。 指傍晚时岸边披着斗笠的人,寒烟四山起,形容烟雾笼罩四山。 天河注平淮,斗柄卧芦苇。 指银河倒灌向平淮河,北斗柄状物躺在芦苇丛中。 欲返还少留,灯青客船尾。 想返回又稍作停留,船上灯火映照着青黑色船尾。 赏析: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萨都刺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写登高所见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