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立天涯咏式微,胡然华发尚□□。
□□□望归簪履,便冀君恩到盖帷。
当世岂无君子论,□□□□□人诗。
湘中一似桐乡好,安得扁舟著钓丝。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赏析”,要求分析诗歌的内容,然后结合注释和重点诗句来进行分析。
首联:久立天涯咏式微,胡然华发尚蹉跎。意思是长久地站在天涯之外吟诵《式微》,但已年华老去仍徒然虚度时光。诗人以“久立”和“华发”作比,表明自己虽然已经“久立天涯”,却依然在“徒然虚度时光”,表达了自己对人生前途的感慨和无奈。颔联:□□□望归簪履,便冀君恩到盖帷。意思是期盼回归家乡,穿上朝服、头戴礼帽,盼望君王施予恩泽,使天下太平、人民安居乐业,并希望君王能庇护自己的家园。颈联:当世岂无君子论,□□□□□人诗。意思是当今世上难道没有正直的君子在议论时事、评价是非?那些有才学的人也在为社会正义大声疾呼。尾联:湘中一似桐乡好,安得扁舟著钓丝。意思是湘中的景色真美好,就像我故乡桐乡一样美丽,如果能像古人那样乘船泛游,那该有多好啊!这里作者用“桐乡”代指自己的故乡,表达他渴望远离战乱、回到故乡的愿望。
【答案】
①久立天涯:长久地站在天涯之外。②华发蹉跎:头发已白而年华虚度,无所作为。③簪履:指古代士人的冠带。④盖帷:遮蔽车帷。⑤君子论:指正义的议论。⑥湘中:今湖南一带。⑦桐乡:作者故乡名。⑧扁舟:小船。⑨钓丝:钓鱼用的细长丝线(喻隐居生活)。⑩赏析:首联写久立天涯感叹人生,抒发了对世事沧桑的感慨;第二联用典,借《诗经》中“式微”“采薇”,表达出自己对国家兴亡的忧虑;三四联写自己渴望归隐的愿望,同时表达对朝廷的期待与希望;尾联化用了陶渊明的典故,表达了自己渴望归隐田园的愿望,体现了他对现实社会的不满以及对理想境界的向往,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遗世独立的隐逸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