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声警跸接天齐,驰道无尘马不嘶。
月御顺行随日毂,乾端和气匝坤倪。
三槐相继归公衮,细柳还须听将鼙。
老矣尚能歌二圣,不应专美在浯溪。
【注释】
(1)癸丑:唐代宗李豫的年号,公元763年至779年;癸丑冬,指唐代宗李豫在公元763年冬季驾临长安。
(2)警跸:皇帝出行时禁止鸣钟鼓等喧哗,以示尊敬。
(3)顺行随日毂:月亮沿着太阳运行的道路运行。毂,古代车轮的中心部分。
(4)乾端和气匝坤倪:(乾)卦的开端处有和气环绕着坤地。
(5)三槐:《诗经•小雅》中有“王在灵囿,麀鹿攸伏。”之语,其地有三槐树,故以之比喻公府或官府。
(6)细柳:柳叶细长柔韧,此处指皇宫内禁宫门。
(7)二圣:唐肃宗李亨与唐代宗李豫父子。
【赏析】
此诗为代宗李豫在癸丑年冬季驾临长安时所作的《扈从赋》。诗中表达了作者对皇帝驾临的敬畏之情。全诗四联,皆用典,且用语典雅。
首联“一声警跸接天齐,驰道无尘马不嘶”,写皇帝车驾到来时,人们不敢高声说话,只能发出轻微的响声。这是为了表示对皇帝的尊敬和畏惧。
颔联“月御顺行随日毂,乾端和气匝坤倪”中,作者借用了“月御”、“日毂”等意象来描绘皇帝的到来。其中,“月御”指的是月亮,象征着天上的神灵;“日毂”则是指太阳,象征着地上的权威。这两幅图景相互映衬,共同构成了一幅壮丽的画面。
颈联“三槐相继归公衮,细柳还须听将麾”,则是通过典故来表达作者对皇帝的敬意。其中,“三槐”指的是朝廷中的三公职位;“公衮”则是指皇帝所穿的衣服。而“细柳”则是指皇宫内禁卫军所站的位置。这两联都是用典故来表达作者对皇帝的敬仰之情。
尾联“老矣尚能歌二圣,不应专美在浯溪”则是作者的自我感慨。其中,“二圣”指的是唐肃宗李亨和唐代宗李豫父子。作者通过这一对比,表达了自己虽然已经年迈,但仍能够歌颂这两位伟大的皇帝。同时,他也暗示了自己的谦逊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