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岁仅馀今夜月,此舟三泊此江沂。
遭逢明主还遗恨,惭愧先生独见几。
泗水列侯多不免,湘山四皓竟安归。
汉家故旧尝枚数,孰与东南一钓矶。

今岁仅余今夜月,此舟三泊此江沂。

遭逢明主还遗恨,惭愧先生独见几。

泗水列侯多不免,湘山四皓竟安归。

汉家故旧尝枚数,孰与东南一钓矶。

诗句释义

  • “今岁仅余今夜月”:暗示了时光的流逝,一年即将结束,而月亮却依然明亮如初。
  • “此舟三泊此江沂”:表明诗人已经在此地多次停泊,反映了对这个地方深深的留恋之情。
  • “遭逢明主还遗恨”:表达了诗人对未能遇到英明君主的遗憾之情。
  • “惭愧先生独见几”:表示诗人对能洞察世事变迁的智者的自谦和敬佩。
  • “泗水列侯多不免”:描述了历史人物的无奈遭遇,即使是地位显赫的人也难以避免。
  • “湘山四皓竟安归”:借用传说中的四位贤者(即“四皓”)的故事,来表达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译文

今年只剩下今夜的月光,我这条船在这江边停泊三次。
我有幸遇到了英明的君主但终究留下遗憾,对不起先生只能看到事物的表象。
泗水地区的列侯们都难免遭遇不测,湘山的四位贤者到底最终会何去何从?
汉朝过去曾把江山分封给那些有功之臣,谁能比得上东南边那个钓鱼台小矶?

赏析

这首诗通过诗人自身的经历和感受,展现了他对时间流逝、人生命运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理想与现实冲突的无奈。诗中通过对比“今夜月”的美丽与人事变迁的无常,以及个人在政治生涯中可能无法把握方向的焦虑,反映出诗人对于人生选择和价值实现的深刻反思。

诗人通过对历史典故的运用,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同时也反映了他的历史观和价值观。例如,提及“泗水列侯多不免”和“湘山四皓竟安归”,体现了诗人对古代忠良志士悲剧结局的同情,以及对历史变迁中人性和命运沉浮的感慨。

通过与历史上著名人物的对照,诗人展示了自己对历史长河中的微小角色的深刻认识。这种对比不仅突出了个人的渺小,也反衬出历史洪流中人的力量和局限。

整首诗以一个宁静而又略带哀愁的场景作为收尾,留给读者无限的想象空间和深刻的情感体验。这不仅是对个人经历的总结,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探讨,使得这首诗不仅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感慨的作品,更是一首富含哲理和艺术美的文学作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