掠地霜风黄叶飞,山人晏坐已多时。
但知六凿俱通透,不省支床旧有龟。
“晏坐岩”出自唐代诗人陈岩的作品《晏坐岩·掠地霜风黄叶飞,山人晏坐已多时。但知六凿俱通透,不省支床旧有龟。” 。下面是诗句的逐句释义:
- 掠地霜风黄叶飞:“掠地霜风黄叶飞”,此句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的景象,寒风凛冽,霜气弥漫,黄色的树叶在风中飞舞。这里的“掠地”形容风势之猛,仿佛要掠过地面一般;而“霜风”则点出了季节特征,秋天特有的凉爽和寒冷。黄叶的飞扬不仅增添了秋天的凄凉之美,也象征着生命的凋零与无常。
- 山人晏坐已多时:“山人晏坐已多时”,这里用“晏坐”来形容隐者的闲适生活。他选择在山中静坐,远离尘嚣,享受着这份难得的宁静。这种生活方式体现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已多时”暗示了这种状态不是短暂的,而是长久的,展现了隐者心境的深远与坚定。
- 但知六凿俱通透:“但知六凿俱通透”,这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自身修养的一种认知。在这里,“六凿”指的是人的六种器官,即眼、耳、鼻、舌、身、意,而“通透”则意味着这些感官能够相互协调,达到一种平衡和谐的状态。诗人通过这一比喻,强调了内心平和的重要性,以及通过自我修炼来实现这种境界的追求。
- 不省支床旧有龟:“不省支床旧有龟”,这句话中的“支床”是指古代的一种床具,而“有龟”则是一种象征,可能代表着长寿或永恒。诗人通过这一反问,表达了自己对于世事的淡泊和超脱,不愿意被世俗的纷扰所迷惑。这里的“不省”意味着诗人已经超越了对物质和名利的追求,达到了一种精神上的自由和解脱。
通过对这首诗的赏析,不难发现其背后所蕴含的深刻哲理和诗人对于生活的独特理解。陈岩以其简洁的语言和鲜明的意象,成功地描绘了山中隐士的生活状态和境界。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景象的生动描写,更是对人生态度和哲学思想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