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里杉松萧飒风,庙前江水碧溶溶。
凭阑不见当时事,落日远山千万重。
【解析】
此诗前半部分描写螺江庙的自然环境,后半部分抒发诗人的感慨。全诗用典贴切,自然天成,是一首典型的咏史抒怀诗。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对历史兴衰变迁的慨叹,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凭阑不见当时事”,表达了诗人对往昔岁月的回忆以及对历史沧桑的感慨。“落日远山千万重”则描绘了一幅壮阔的山水画面,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担忧。
【答案】
①庙:指螺江庙。螺江:一条流经浙江江山市的大江,因江中有螺蛳而得名,又称东江、西江。②杉松:指螺江两岸的树木。③萧飒:形容风声凄厉。④溶溶:水清澈的样子。⑤凭阑:倚栏杆。阑:栏杆。⑥当时事:指当年的事情。⑦远山:指远处连绵的群山。⑧赏析:螺江庙,即东江亭,在浙江省江山市。据《舆地纪胜》卷五十二记载,东江亭建于北宋庆历年间(1041-1048),为江南名胜之一,与南唐二陵隔江相望。该亭原在城北,宋元丰年间移建于此。《舆地纪胜》卷六十六载:“螺江,在县北一里,下流谓之东江。其源出于开化,合龙游、兰溪诸县之水而东南注于钱塘江。”螺江发源于开化县,流经江山市境内至余杭区流入杭州湾。东江亭建于螺江边,是一处以观赏螺江风光为主的名胜古迹。
螺江庙内杉松萧飒风,螺江庙前江水碧溶溶。
螺江庙里杉松萧飒风,螺江庙前江水碧溶溶。螺江畔的庙宇杉松苍翠,风声萧瑟;庙前的江水波光粼粼,宛如碧玉。
凭阑不见当时事,凭阑不见当时事。
却再也看不见当年那如画的往事;凭栏远眺,却再也看不见当年那如画的往事。凭阑:站在栏杆旁远眺。阑:栏杆。不见当时事:看不到当年的盛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