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手抄诗遍洛城,老怀可但向来倾。
采菱白雪方迭奏,蜚雨晓风相与清。
价重欲输和氏璧,令严谁犯伏波营。
即今貂尾那容续,更判工夫费此生。
诗中“次韵朱通判严上舍”出自宋代诗人陈造的《次韵朱通判严上舍》。下面是对该诗的逐句释义:
- 第一句:万手抄诗遍洛城,老怀可但向来倾。
- “万手”形容诗歌数量之多,如同人手一般。
- “抄诗”可能是指人们纷纷抄写这首诗。
- “遍洛城”说明这首诗在洛阳城中流传甚广。
- “老怀可但向来倾”表达了诗人对这首诗的喜爱和倾慕,即使年岁已高,仍被这首诗的魅力所吸引。
- 第二句:采菱白雪方迭奏,蜚雨晓风相与清。
- “采菱”可能是指诗人在采菱时吟咏这首诗。
- “白雪”和“蜚雨”可能是用来形容诗中的景色或者情感,如纯洁、清新等。
- “方迭奏”意味着反复吟诵,展现出诗人对诗歌的深情投入。
- “相与清”则表达了诗人认为这些景色和情感相互交织,共同营造出一种清新的氛围。
- 第三句:价重欲输和氏璧,令严谁犯伏波营。
- “价重”可能指的是诗歌的文学价值或历史价值之高。
- “和氏璧”是古代著名的玉器,这里用来比喻这首诗的价值极高。
- “令严”可能是指诗人受到上级的严格要求。
- “伏波营”可能是指将军的营地,这里用来象征诗人所处的地位或环境。
- 第四句:即今貂尾那容续,更判工夫费此生。
- “即今”可能是指现在或目前的情况。
- “貂尾”是古代的一种服饰,这里用来比喻诗人的地位或荣誉。
- “更判工夫”意味着诗人需要在其他方面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 “此生”可能是指诗人的生命或人生。
- 第五句:译文:君家名酒压吴城,肯向时流取次倾。
- “君家”指诗人的友人或上司。
- “名酒”可能是指诗人的朋友或上司酿造的名酒。
- “压吴城”可能是指名酒在吴地(今江苏)有很高的声誉。
- “肯向时流取次倾”意味着诗人的朋友或上司愿意拿出珍贵的名酒与众人分享,而不是吝啬。
- 第六句:译文:篘玉谁今窥正色,班荆渠定赏真清。
- “篘玉”可能是指诗人的朋友或上司赠送的礼物。
- “谁今”可能是指在场的人。
- “窥正色”可能是指观察礼物的颜色是否纯正。
- “班荆”是古代的一种礼节,表示亲近。
- “渠定赏真清”意味着在场的人会因为礼物的珍贵和纯净而给予高度评价和赞赏。
可以看出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场景,通过对友人的赞美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和对诗歌艺术的热爱。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社会风气和人际交往的看法。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