孰知妙语析微尘,细写都城浩荡春。
向我能分赵城璧,为君还缺唾壶银。
平时宦路甘违俗,投老诗声更后人。
枘凿推敲有砭剂,不劳千万得芳邻。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所作,全诗共四句。下面逐句进行解读:
孰知妙语析微尘,细写都城浩荡春。
向我能分赵城璧,为君还缺唾壶银。
平时宦路甘违俗,投老诗声更后人。
枘凿推敲有砭剂,不劳千万得芳邻。
注释
- 孰知妙语:谁知晓这妙语?
- 析微尘:分析细微之处。
- 都城浩荡春:都城的春天多么辽阔壮美。
- 向:这里指“对我”,即作者本人。
- 赵城璧:赵地出产的珍贵玉石,这里比喻才华或才能。
- 唾壶银:用唾壶(古代的一种酒器)来比喻才学或学问。
- 投老:年老归田。
- 更:比得上。
- 枘:榫头,这里是比喻。
- 凿:凿孔,这里的比喻是指对某种说法或理论进行批评和纠正。
- 推敲:斟酌,反复琢磨。
- 芳邻:美好的邻居,这里比喻好的榜样或楷模。
译文
谁能了解这些精妙的词句,它们剖析了微小之处?
我能够分辨出赵地出产的宝贵玉石,为你写出一篇佳作,却缺少唾壶中的银液。
平时在官场上,我也甘愿违背世俗的观念,而我的诗歌声音却更晚一些被人所接受。
对于这种不合常规的说法,我们可以用针和线来回穿来加以纠正,不必劳驾你亲自到千万里之外去寻找一个好邻居。
赏析
这首诗是王建在与朋友俞德瑞的交往中所作的酬赠之作,体现了诗人深厚的友情和对对方的才艺的认可。通过赞美朋友的才华,表达了对朋友的敬慕之情。同时,诗人也借此机会表达了自己对官场生活的淡泊和对文学艺术的追求。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满了对友人才华的赞赏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