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间宾客重宣州,到后儿童敬细侯。
薤本击彊休领揽,棠阴问俗见风流。
湖连市屋疑丰乐,江绕城闉似石头。
鸥鹭要盟公莫信,江湖只许半年留。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将全诗内容梳理清楚,然后结合重点语句进行分析理解。此题要求“赏析”,答题时先指出诗句运用的手法,然后再结合具体内容进行赏析。“谈间宾客重宣州,到后儿童敬细侯。”意思是说在谈论间就提到了宣城(张文昌),到那里以后,儿童们很尊敬他。“谈间”句点出诗人在与客人交谈时提及了张文昌的姓名。而“到后”两句是说张文昌到了宣城后,受到当地民众的爱戴,受到孩子们的尊敬。“薤本击彊休领揽,棠阴问俗见风流。”这两句是说张文昌到地方任职,用薤本(一种蔬菜)来象征其政绩之强有力,并询问当地的习俗和风俗习惯,以体现他的风采和风度。这里的“问俗”是指“探求民情”。
“湖连市屋疑丰乐,江绕城闉似石头。”“丰乐”是宋代京城杭州的美称。“丰乐楼”在杭州西湖之南。这里写张文昌治下的宣城,仿佛就是杭州一样富饶美丽,城中有湖泊,房屋与湖水相连,城外又有江水环绕城墙。“石头”指今江西南昌市的星子县,古称“豫章”,这里代指张文昌所治理的地方。
“鸥鹭要盟公莫信,江湖只许半年留。”“要盟”即结盟,这里是说张文昌虽然得到了民众的信任,但要想在这片江湖之地长久立足是不可能的,只能是暂时的。这里的“江湖”指的是整个江南。张文昌虽然在宣城取得了政绩,但由于当时朝廷对张文昌的猜忌与打压,使得他在宣城的任期并不长。
【答案】
【注释】
谈间:在谈话中。
宾客:指友人。
细侯:小官吏。
强:通“矫”,纠正、改变。
丰乐:指杭州。
石头:指星子(今江西星子)。
江湖:指江南地区。
要盟:结下誓言。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张文昌赴豫章(今江西南昌)任官。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张文昌的惜别之情。首联说在谈话中就提到宣城,说明张文昌的名声很大;次联说到了宣城之后,百姓都很爱戴他;第三联说张文昌来到宣城后,百姓都向他请教,他很有风采;第四联说张文昌虽取得政绩但却不能长期立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