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卿与世得穷愁,枘凿方圆岂易投。
政复有文衙屈宋,须防罪我坐春秋。
千株已种柴桑菊,万斛空横野渡舟。
可惜玉堂挥翰手,独缘羁旅赋登楼。

注释:虞卿和世人一样,遭受着穷困和忧愁,他难以找到适合的安身之所。

政复有文衙屈宋,须防罪我坐春秋。

千株已种柴桑菊,万斛空横野渡舟。

可惜玉堂挥翰手,独缘羁旅赋登楼。

赏析:这是一首赠给好友高宾王的诗。诗人在诗中以虞卿自比,表达了自己与世无争,淡泊名利的情怀。他认为,虞卿虽然遭受了世间的穷愁,但他却能够坚守自己的信仰,不为世俗所动。

首句“虞卿与世得穷愁”,诗人用虞卿来比喻自己,表示自己虽然遭遇到了困境,但却能够保持内心的平和。这里的“穷愁”是指生活困苦、心情抑郁的状态。

第二句“枘凿方圆岂易投”则是对虞卿人生境遇的进一步描绘,意思是说,如果一个人坚持自己的信仰和原则,那么他就很难适应这个纷扰的世界。这里的“枘凿方圆”是一个典故,指的是事物之间的不合或者矛盾。

第三句“政复有文衙屈宋,须防罪我坐春秋”。这里诗人继续赞美虞卿的高洁品质,认为他是文坛上的楷模,应该受到人们的尊敬。同时他也提醒高宾王要警惕自己可能因为过于追求名利而受到惩罚。这里的“文衙屈宋”指的是文人墨客,而“须防罪我坐春秋”则是指人们可能会因为嫉妒或者其他原因而陷害自己。

最后两句“千株已种柴桑菊,万斛空横野渡舟”。这两联是对前两句的总结和升华。诗人以柴桑菊和野渡舟为意象,表达了他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他认为,与其在纷繁的世界中挣扎求存,不如选择一种清静的生活方式,远离尘嚣,享受大自然的美好。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诗人通过赞美虞卿的品质和生活方式,表达了自己对自由和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他也提醒人们要坚守自己的信念,不被世俗所迷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