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女无媒未易昏,幽人乐地但琴樽。
诗声况自推侯喜,墙仞悬知陋叔孙。
拜手行申不敏谢,慕贤正黯索居魂。
拘拘泄柳非君匹,老子来时肯闭门。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安石的一首诗。下面是逐句释义:

静女无媒未易昏,幽人乐地但琴樽。
静女指的是贤良淑德的女子,而“未易昏”则表示不容易嫁人。这里的“幽人”指的是隐居的人。诗人在这里用比喻的方式,将隐居的人比作一个安静的女子,他们不需要媒人来介绍自己,因为他们已经自得其乐,过着简单而宁静的生活。他们的快乐来自于自己的内心,而不是外界的诱惑和干扰。而诗人也像这个隐居的人一样,过着淡泊明志、远离尘嚣的生活,只是偶尔会弹奏一下琴声,品味一下美酒罢了。

诗声况自推侯喜,墙仞悬知陋叔孙。
“侯喜”和“叔孙”都是历史上著名的人物,这里可能是诗人在借用这两个历史人物的名字来形容隐居的人。诗人认为,隐居的人就像侯喜一样,有着出色的才华和能力,他们的作品自然能够被人赏识;而像叔孙一样,虽然技艺不出众,但也能保持自己的清高和独立。诗人通过这样的比较,表达了对隐居人士的赞美和敬意。

拜手行申不敏谢,慕贤正黯索居魂。
“拜手”是古代的一种礼仪动作,表示尊敬;“申不敏”则是诗人自称,意为自己才能不足,不能胜任某项工作或事业;“慕贤”则表示诗人仰慕那些有才德的人;“正黯索居魂”则表示诗人内心的感慨和无奈。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对于贤人的敬仰之情,同时也透露出自己因才能不足而感到的失落和困惑。

拘拘泄柳非君匹,老子来时肯闭门。
“泄柳”是一种树木,这里可能是指诗人的住所或者生活环境。“非君匹”则表示诗人认为自己不是那种能够适应隐居生活的人,或者说他不适合隐居的生活方式。而“老子来时肯闭门”则表示诗人对于来访者的期待和欢迎,希望有人能够理解他的心意,给他一个宁静的环境。

赏析:
这首诗是王安石在与朋友方秘正的一次交流中所作,通过对隐居人士生活的描绘和自我反思,表达了他对隐居生活的独特见解和情感。王安石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他对人生哲理的领悟和对道德品质的追求。同时,他也以自身的经历和感悟,向读者传达了对隐居生活的美好向往和对高尚品德的赞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