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颐匡鼎来,诗语穷益新。
政用追前辈,不劳吞吾人。
【注释】
解颐:使高兴。匡鼎:匡衡,字稚圭,西汉人,以善政著称。
益:更加。
政:这里指政治措施。用:采用。追:继承。前辈:指汉代的循吏。
不劳:不用费力。吞吾人:指百姓不受苦。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友人张学录的劝慰诗,表达了作者希望友人能继承汉循吏的优良传统,为人民办实事,不要因自己政绩显著而自傲、自满,要谦虚谨慎,勤政为民的思想感情。
首句“解颐匡鼎来”,意思是匡衡当了大官后,仍然关心民生,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解颐”即使人开怀大笑,这里用来称赞匡衡的仁爱之心,也暗示了他的政绩之高。“匡鼎”是匡衡的字,他曾任太子少傅,给事黄门等职,后迁任南阳太守,治郡有方,政绩卓著。后来,他被任命为光禄大夫、博士祭酒等职,并被荐举孝廉,升任长乐少府、太中大夫、蜀郡太守、御史大夫、尚书令等职。他在任期间,十分注意治理地方的治安和民生问题,为百姓做了很多有益的事。他提倡节俭,反对奢靡之风;重视农业的发展,提倡农业生产;重视水利建设,改善灌溉条件;注重教育和人才的培养,选拔贤才;关心百姓疾苦,减轻赋税徭役等,都赢得了人民的赞誉。因此,他的事迹被后人传颂不绝,成为后世官员学习的典范。
次句“诗语穷益新”,意思是说,匡衡的诗歌语言虽然已经很成熟了,但他还不断地探索新的表达方式,创作出了许多优秀的作品。“诗语”即诗词的语言风格或技巧,包括音律、用词、修辞等方面。“穷”在这里表示穷尽、穷尽一切的意思。“益”则是更加的意思。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尽管匡衡的诗歌已经相当成熟了,但他仍然不断追求更高的境界,努力创新,创作出了许多优秀的作品。这体现了他对诗歌艺术的执着追求和对完美的不懈追求。同时,这也表明了匡衡在艺术创作方面具有很高的才华和造诣。
三句“政用追前辈”,意思是说,匡衡的政治措施继承了前辈们的优良传统。“政用”即政治措施,包括政策制定、执行等方面。“追”在这里表示追随、学习的意思。“前辈”指的是历史上那些杰出的政治家或思想家,例如孔子、孟子等人。他们都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对于后世的政治思想和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匡衡能够继承这些前辈们的优秀思想,并将其运用到自己的政治实践中去,这是非常值得赞扬的。
末句“不劳吞吾人”,意思是说,匡衡不需要通过剥削百姓来积累财富和权力。这里的“吞吾人”是指剥削、压榨百姓的意思。“吾人”则是指我们这些人。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匡衡并不需要通过剥削百姓来实现自己的目标,他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才能来取得成就。这也是匡衡的高尚品质和崇高理想。
整首诗通过对匡衡的赞美和鼓励,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祝愿和期望。希望他能继续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勤政为民,继续为人民造福,为社会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