齑盐未必劣僧蔬,尘里光阴易破除。
他日摩肩霄汉上,却须此室与藏书。
【注释】
齑(jī):腌菜,即咸菜。僧蔬:僧人食用的素菜。
摩肩:同肩并肩,比喻接近、接触。霄汉:天空,引申为高远、崇高。
此室:这里指书堂。
赏析:
《游普向十首》是唐代诗人王勃的作品之一。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于学问的追求和对于知识的渴望。诗中通过对比“僧蔬”和“藏书”,展现了作者对知识和学问的珍视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期许和对高尚境界的追求。
首句中的“齑盐未必劣僧蔬”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僧菜与“齑盐”(腌菜)进行了比较。虽然“齑盐”在味道上可能不如“僧蔬”,但在精神层面上,它们都是珍贵的存在。这体现了作者对于知识的重视,认为无论是什么样的学问,都是有价值的。
次句中的“尘里光阴易破除”。这句话描绘了世俗生活的纷扰和浮躁,以及在这种环境下,时间容易流逝、被破坏的现象。这也反映了作者对时间的感慨,感叹在纷繁复杂的生活中,人们很容易忘记初心,忘记了追求知识的重要性。
末句中的“却须此室与藏书”,则是对前两句的总结和升华。在这里,作者提出了一个观点:只有在这个书斋里,才能收藏到真正的知识;只有在这个环境中,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和追求。这既是对前两句的回应,也是对未来的期许。
王勃在这首诗中通过对“僧蔬”、“齑盐”的对比,以及对时间、空间的探讨,表达了自己对于知识和学问的深刻理解,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