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随秋涨漫川原,沙外人家尽毁垣。
寄语饥羸莫深恨,西人无数饱鱼鼋。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结合写作背景、作者生平、注释等相关知识理解分析,同时注意把握诗歌内容,体会诗人的情感,在此基础上进行赏析。“汉江岸二首”是一组七言绝句,写于安史之乱后,当时诗人流寓汉中,寄居在汉江岸边,目睹汉中一带的荒残情景而作。

其一:

沙随秋涨漫川原,沙外人家尽毁垣。

译文:秋季到来时,汉江两岸的沙滩被雨水涨高漫过了原来的地面,沙外的房屋都被水淹了。

赏析:

此诗前四句写景。“沙随秋涨”,点出时间,说明是在秋天。“漫川原”,写河水泛滥。“沙外人家尽毁垣”,写洪水泛滥到屋舍之外,连围墙也被冲走了。

其二:

寄语饥羸莫深恨,西人无数饱鱼鼋。

译文:告诉那些饥饿的人们不要过分悲伤,西人有很多可以填饱肚子的食物。

赏析:

此诗后四句抒情。“寄语饥羸莫深恨”,写自己安慰受灾的人。“西人无数饱鱼鼋”,写汉江里丰富的鱼鳖供人吃,人们不会挨饿,即使有人饿死了也没有关系,因为还有鱼鳖可吃。这是说汉江里的鱼鳖很多,足以养活这里的人和灾民。这两句是诗人对汉江两岸人民的一种宽慰。诗人用“寄语”和“莫深恨”,表达了对受灾人民的关心与爱护之情,体现了诗人深厚的同情心和高尚的思想情操。

【答案】

译文:秋季到来时,汉江两岸的沙滩被雨水涨高漫过了原来的地面,沙外的房屋都被水淹了。告诉那些饥饿的人们不要过分悲伤,西人有很多可以填饱肚子的食物。

赏析:

此诗前四句写景。“沙随秋涨”,“随”,随着、随着涨,点出时间,说明是在秋天;“涨”,涨大、涨高,点明涨大的原因,是秋天来了,天气变暖;“漫川原”,“漫”,漫延、漫过,写出了河水泛涌淹没河堤的情状;“川原”,指河堤之外的平地,“原”即平原,“原”在这里指河岸边的平野,“原”与“川”相对,指汉江两岸的广阔平野;“沙外人家尽毁垣”,“沙”指洪水,“外”指洪水涨起之后,洪水已经漫到门外,所以“沙外人家”;“家”指房屋,“毁”指破坏、倒塌,“垣”指墙,“垣”是围墙的意思,“家尽毁垣”,指洪水把房舍都淹毁了,只剩下墙;“沙外人家尽毁垣”。这两句写出了洪水泛滥的情景。

此诗后四句抒情。“寄语饥羸莫深恨”,写自己安慰受灾的人。“西人无数饱鱼鼋”,写汉江里丰富的鱼鳖供人吃,人们不会挨饿,即使有人饿死了也没有关系,因为还有鱼鳖可吃。这是说汉江里的鱼鳖很多,足以养活这里的人和灾民。这两句是诗人对汉江两岸人民的一种宽慰。诗人用“寄语”和“莫深恨”,表达了对受灾人民的关心与爱护之情,体现了诗人深厚的同情心和高尚的思想情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