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谓一舍远,不办三餐趋。
亭午县市西,衙鼓府城隅。
匹马惊鸟去,指槌冰在须。
北风挟霜气,万象付摧枯。
想当折琴弦,未怪裂人肤。
驼裘被甲如,是日有若无。
客首不暇回,顾容少踟躇。
出处不能同,劳逸为之殊。
庞翁马少游,似非隐者徒。
乡居老躬耕,饱温得自娱。
婆娑铜墨间,盍亦省头颅。
蓘穮脱中熟,吾口良易糊。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在十二月二十四日赴府时的情景。首联“谁谓一舍远,不办三餐趋”,表达了诗人对官府距离的感叹,以及匆忙赴任的无奈。颔联“亭午县市西,衙鼓府城隅”,描绘了午后县市和官府的景象,反映了当时的生活节奏。颈联“匹马惊鸟去,指槌冰在须”,以马和鸟为意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紧张和不安。尾联“北风挟霜气,万象付摧枯”则展现了诗人面对困境时的坚定和豁达。
赏析: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诗人赴府时的情景,通过对比、比喻等手法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心境。诗人以“谁谓一舍远”“不办三餐趋”开篇,表达了对官府距离的不满和匆忙赴任的无奈。接着,诗人用“亭午县市西,衙鼓府城隅”描绘了午后县市和官府的景象,反映了当时的生活节奏和社会环境。在颈联中,诗人以马和鸟为意象,表达了自己内心的紧张和不安,同时也展示了自己对未来的坚定和豁达。最后,诗人以“北风挟霜气,万象付摧枯”收尾,表达了自己面对困境时的坚定和豁达,以及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