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悠悠去,渌静初演漾。
山石龃龉之,湍险乃万状。
君看回风矶,却略不可上。
椒石卧中江,与江作陂障。
镗沓汇石下,漰澎剧奔放。
北矶屹对峙,其中过舟舫。
水流作高下,咫尺便寻丈。
我行返壑馀,坐想潢流涨。
颓波次滟滪,如马亦如象。
撄触宁完舟,奇祸此无妄。
入峡与上泷,艰恶偕叵量。
下泽遵夷涂,回首一怊怅。

【注释】

回风矶 :指长江中流的回风矶。

大江悠悠去,渌(lù)静初演漾:大江缓缓流去,水面宁静而微起波动。渌静,清澈。演漾,波动。

山石龃龉之,湍险乃万状:山石参差不齐,水流湍急险峻。龃龉,不齐貌。

君看回风矶,却略不可上:你去看看回风矶,却难以攀登而上。

椒石卧中江,与江作陂障:椒、石二山横卧在大江之中,像一道屏障。

镗沓汇石下,漰澎剧奔放:水声轰鸣,波涛汹涌澎湃,奔腾激荡。

北矶屹对峙,其中过舟舫:北面的岩石耸立对峙,中间是航道,船只可以通行。

水流作高下,咫尺便寻丈:水流高低不一,距离虽近也能相差很远。

我行返壑馀,坐想潢流涨:我行走在山谷之间,想象着河水暴涨的情景。

颓波次滟滪,如马亦如象:波涛汹涌,有时像骏马奔跑,有时又像大象狂奔。

撄触宁完舟,奇祸此无妄:船被波涛冲击,船难完好无损。

入峡与上泷,艰恶偕叵量:进入峡谷和上泷,艰险恐怖难以估量。

下泽遵夷涂,回首一怊怅:沿着江边向下走,回头望去一片惆怅。

【赏析】

本诗是诗人对长江中游一带壮丽景色的描写及所抒发的感受。诗人从江流的曲折回旋、两岸山岩的峥嵘不平、江流的湍急险要、浪花飞溅、舟行的危难等几个方面入手来表现长江的雄奇伟美及其带来的危险。

首联“大江悠悠去,渌静初演漾”,写出了长江浩浩荡荡地流向远方的宽阔气势;“渌”是清澄的意思,“演漾”即水波泛溢的样子。“青山嵯峨,碧溪萦纡。”这是对两岸山峦的描绘:“青山”“碧溪”点出两岸的自然风光,“嵯峨”形容山势陡峭,“萦纡”写出江流曲折回转的特点。

颔联写江流湍急,山石峥嵘。前句写江流的险急,后句写山石的峥嵘。“山石龃龉”与“湍险”相呼应,都表现江流的险急。“君看回风矶,却略不可上。”这两句是全诗的重点,诗人站在回风矶上远眺,只见峭壁嶙峋,水流湍急,令人望而生畏;再往前走几步就到了回风矶的脚下了,但依然无法攀登上去。“回风”二字用得极为精当传神,它不仅写出了回风矶的险峻形势,也表现出作者对险峻地势的惊叹之情。

颈联进一步渲染了江流的危险。“山石龃龉之,湍险乃万状。”“万状”一词写出了江流的复杂多变。“君看”二字将诗人的感情引入到读者身上,使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椒石卧中江,与江作陂障。”这里以椒、石两山比喻成卧在江中的屏障,既形象生动又富有诗意。接着又以水声比喻江水的喧腾,“镗沓汇石下,漰澎剧奔放。”写出水流激荡奔腾的景象。

尾联写江流的艰险。“北矶屹对峙,其中过舟舫。”北岸的岩石矗立对峙,中间是航行的地方,船只可以通行。“水流作高下,咫尺便寻丈”,水流起伏不定,即使是很近的距离也会相差很远。最后写诗人的感慨,“我行返壑馀,坐想潢流涨”。自己行走在山谷之间,想象着河水暴涨的情景;“颓波次滟滪,如马亦如象”,“颓波”指的是汹涌翻腾的波浪,滟滪是水中突出的巨石,诗人把波浪比作奔腾的骏马或巨大的象,写出了水势之大;“撄触宁完舟,奇祸此无妄。”船被波涛冲击,船难完好无损。“入峡与上泷,艰恶偕叵量。”进入峡谷和上泷,艰险恐怖难以估量。尾联以感叹语气作结,表达了诗人对于长江险恶形势的畏惧之情。

全诗通过对长江中游一带壮阔景色和险恶形势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力量的敬畏以及对自己处境的担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