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竿坐斜阳,跨牛出晓陌。
长谣柴桑咏,聊复自适适。
梓里三釜馀,邻犬不吠夕。
稼穑政使忙,樽酒取空隙。
仙曹有知友,自揣无能役。
经时隽英事,小人分耕绩。
成言君勿问,卖菜可求益。

【注释】

把竿:持竿。斜阳:太阳偏西。跨牛:牵着牛。柴桑:地名,陶渊明曾住于此。三釜:古代一种煮食用器。邻犬不吠夕:邻居的狗不再叫唤。稼穑:播种和收获。隽英:指才能超群的人。君勿问:别问这些。卖菜:种菜。

【译文】

坐在斜阳下持着长竿,牵出牛来走出晓陌。

在柴桑吟咏那篇长歌,聊以自适自乐。

家有余粮三釜之多,邻犬不再吠声。

农作繁忙,只有樽酒可以解忧。

仙曹有知友,自知无此本事。

经年才识俊杰,小人分耕绩。

成言君勿问,卖菜可求益。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陶渊明归田园后的诗作。全诗表达了诗人归园田居后的闲适之情、悠然之趣。
首联,“把竿”,取《论语·微子》中“逸民”的形象,写自己悠闲自在地坐在斜阳下的长竿上;“跨牛”,描绘出一幅田园生活画面。
颔联,“长谣”,即陶渊明在柴桑时所作的《归去来兮辞》。“柴桑咏”,表明诗人在柴桑时所吟诵的诗歌内容,这里指陶氏家族的家史。
颈联,“梓里三釜馀”,写家乡余粮的情况;“邻犬不吠夕”,描绘出田园生活的宁静美好。
“卖菜”,表明诗人归隐后的生活状态;“买山”,表明诗人对山林隐居生活的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