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邻客来每坚壁,西邻客来常蓐食。
旅中一饱岂细故,偕举大事书之册。
末路孜孜食眠计,外此敢忘戒在得。
苏端向我颜色好,冲雨不辞泥没膝。
居贫颇禁恶客恼,念子秤薪仍数粒。
肺可用礿米可饼,并付馋僮饱君德。
人谓裁诗等裁锦,拙妇渠能把刀尺。
陶翁宜报苦未赓,搜搅肝肠闲倚策。
徐南卿招饭
东邻客来每坚壁,西邻客来常蓐食。旅中一饱岂细故,偕举大事书之册。
译文:
东邻居的客人来时总是很谨慎的防守,而西邻居的客人来时总是很快就吃完了。在旅途中能够吃饱一顿难道是小的事情吗?我们一起承担起重要的事情,把它们记录在册子中。
赏析:
“东邻”和“西邻”指的是两个邻居,他们的客人来访时的态度不同。东邻居的客人来访时总是很谨慎地防守,可能是担心被攻击;而西邻居的客人来时则是很快地吃完了,可能表示他们对东邻居的防守并不太在意。这反映了邻里关系中的一种微妙的互动。
“旅中一饱岂细故”,这句话强调了旅途中一顿饱食的重要性。在古代,长途旅行常常是一种生活状态,人们需要有足够的食物来维持体力。因此,能够在路上得到一顿饱食不仅仅是一件小事,而是关系到整个旅程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因素。
“偕举大事书之册”,这句话意味着一起承担起重要的事情。在古代,人们常常会将重要的事务写在册子上,作为以后参考或者纪念。这里的“大事”可能包括战争、政治斗争等重要事件,也可能包括一些个人的承诺或决定。这些大事都需要记录下来,以便将来回顾和参考。
“末路孜孜食眠计”,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在人生旅途的最后阶段,人们会非常专注于吃和睡。这可能是因为生命即将结束,人们对自己的生活充满了感慨,所以会把注意力放在这些事情上。同时,这也反映了古人对于饮食和睡眠的重视,认为这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外此敢忘戒在得”,这句话的意思是除了上面提到的事情之外,还有很多事情需要注意。这里的“戒在得”可能是指警惕自己不要犯错误或者避免不必要的损失。这句话强调了人们在生活中的各种注意事项,提醒人们要时刻保持警惕。
“苏端向我颜色好”,这句中的“苏端”可能是一个人的名字,他向诗人展示了友好的态度。这可能是因为苏端对诗人有好感,或者是因为苏端知道如何与诗人相处。无论原因如何,这句诗都传达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友善。
“冲雨不辞泥没膝”,这句中的“冲雨”可能是指不顾风雨的侵袭,而“泥没膝”则形容了雨势之大,泥泞之深。这两句诗描绘了一个人在风雨中不顾艰险的情景,展现了他的坚定和勇敢。
“居贫颇禁恶客恼”,这句中的“禁”字可能是指禁止或阻止的意思。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尽管自己贫穷,但仍然不允许那些讨厌的客人打扰自己的安宁。这说明了诗人对待自己生活环境的态度和原则。
“念子秤薪仍数粒”,这句中的“念子”可能是指思念自己的孩子。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即使自己正在忙碌地准备饭菜,也要抽时间去照顾自己的孩子。这句话体现了诗人对家庭的责任感和关爱之情。
“肺可用礿米可饼”,这句中的“礿”字可能是指一种谷物的名称,如稻米。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粮食的重视,认为即使身体不好也要坚持做饭。这体现了诗人对于生活的执着和坚韧。
“并付馋僮饱君德”,这句中的“馋僮”可能是指一个善于烹饪的年轻人。这句诗的意思是说,把准备好的饭菜交给那个年轻人,让他好好照顾你的孩子。这句话体现了诗人对家人和孩子的保护和关爱之情。
“人谓裁诗等裁锦,拙妇渠能把刀尺”,这句中的“裁诗”和“裁锦”可能是指制作诗歌和锦绣的工作。这里的“拙妇”可能是指诗人的妻子,而“渠”则是口语化的称呼。这句诗的意思是说,有人认为做一首诗就像缝制一件锦袍一样复杂,但是他的妻子却能够轻松地完成这个任务。这句话赞扬了妻子的智慧和技艺,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她的敬佩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