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名净行达理闱,振锡携瓶出翠微。
恩重冕旒曾召对,情高云鹤却同归。
会思莲社寰中结,杯泛潮风海上飞。
不是清时未陈力,便堪随去扫岩扉。
【诗词原文】
送崇教大师南归
能名净行达理闱,振锡携瓶出翠微。
恩重冕旒曾召对,情高云鹤却同归。
会思莲社寰中结,杯泛潮风海上飞。
不是清时未陈力,便堪随去扫岩扉。
【注释解释】
- 能名净行达理闱:这里的“能名”指的是崇教大师的名声和名字,“净行”指的是他的修行清净,“达理闱”则是指他在科举考试中表现出色,顺利通过了考试。
- 振锡携瓶出翠微:这里的“振锡”是佛教用语,指僧人携带锡杖;“携瓶”则是形容携带的瓶子;“出翠微”是指从翠微峰出发,这里可能指他离开某个地方。
- 恩重冕旒曾召对:这里的“冕旒”是古代帝王所戴的冠冕,代表尊贵;“召对”则是皇帝召见并回答提问。这句诗可能是在说崇教大师曾经得到皇帝的召见和询问,但具体情境不明。
- 情高云鹤却同归:这里的“情高”可能是指他的情操高尚;“云鹤”则是比喻其高洁的品性;“却同归”则表示即使他们各自回到不同的方向,但他们的志向和情感是一致的。
- 会思莲社寰中结:这里的“会思”可能是在回想或思念的意思;“莲社”是佛教中的一种修行团体;“寰中结”则是在全世界范围内建立的联系。这句诗可能是在说崇教大师曾在全球各地建立联系,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建立了友谊。
- 杯泛潮风海上飞:这句话可能是在描述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或者是在描绘崇教大师在旅途中的愉快心情。
- 不是清时未陈力:这里的“清时”可能是指和平的时代;“陈力”则是展现自己的才能和力量;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他没有放弃自己的才能和力量,而是在和平的时代中展现自己。
- 便堪随去扫岩扉:这里的“便堪”是表示可以的意思;“随去”则是跟随前往;“扫岩扉”则是清扫门扉。这句话可能是在表达崇教大师愿意跟随而去,为世界做出贡献。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诗人通过描绘崇教大师离开翠微峰的情景,表达了对他的敬仰之情和对他未来的祝福。诗人用简洁的语言,将崇教大师的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和平时代的珍视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值得品味的好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