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春衣带剩,过午食箪垂。
嫩绿方迷眼,轻黄未上眉。
世情无足语,节物总堪诗。
未展抟风翼,鹪鹩且一枝。
【注释】
叠韵:诗歌的韵脚重复。杂兴:即“即事”,随意吟咏,不拘泥于成章法,抒发个人感慨、见闻所感等。过午:过了正午。方:才。迷:迷蒙。眉:眉毛。世情:人世间的人情世故。无足语:没有值得说的。节物:节日中的物品。抟风翼:展翅高飞的鸟。鹪鹩(jiāoliao):一种小鸟,形体小而善于筑巢。一枝;一枝树枝,比喻微小的地位或微薄的俸禄。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抒写作者对春天的感受及自己的处境和抱负。
首联两句,描写了诗人春天时的情景:春日里,诗人的衣带因为季节的变化,已经剩了许多。午饭后,诗人又因饥肠辘辘,将饭碗放下。这两句是诗人对春天变化的真实感受,也反映了他生活的窘迫。
颔联两句,描绘了诗人眼中所见之景。嫩绿的叶子刚刚长出,还迷蒙着双眼;轻黄的色彩还没有覆盖到人的眉毛上。这两句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颈联两句,诗人以“世情无足语”表达了自己对人世的不满和失望,认为世上的人和物都不值得去说一说,只有节日里的物品才是最值得写的。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的不满和自己的孤独之感。
尾联两句,诗人以鹪鹩比喻自己,表示自己虽没有大展身手的机会,但仍有一席之地可以立足。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我价值的肯定和对未来的期许。
这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抒发了诗人对于人生和社会的感悟和思考。整首诗语言朴实,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性,给人以深刻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