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将好语趁时名,宝唾联篇得我惊。
酬唱蜂腰徒自苦,弃捐鹤膝太无情。
故人何止十年别,上座曾同千里行。
散策寻幽江上路,何时归践白鸥盟。

高师鲁以诗求鹤膝杖且有诗坛寻盟之语戏次其韵,是宋代著名诗人陈棣的作品。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莫将好语趁时名:不要利用美好的言辞去追求一时的名声。
  • 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真实、自然表达的珍视,认为真正的才华和价值不应该依赖于外界的认可或短暂的光芒。
  • “宝唾”指的是诗人的高超技艺或作品,这里指诗人的作品得到了诗人的惊喜和认可。
  1. 酬唱蜂腰徒自苦:盲目地应酬和唱和,只会让自己感到痛苦。
  • 这句诗批评了那些为了取悦他人而过度创作的行为,认为这种行为不仅无意义而且令人痛苦。
  • “鹤膝”比喻那些过于追求形式或外表的人,他们的行为如同折断的鹤腿一般,失去了原有的灵活性和美感。
  1. 故人何止十年别:与老朋友分别已经不止十年了。
  • 这句话反映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以及与旧友的深厚情谊。
  • “上座”在此处可能是指诗歌中的重要角色或者支持者。
  1. 上座曾同千里行:与那位上座曾经一起走过万里路。
  • 这句话展现了诗人和上座之间的深厚友谊和共同的经历。
  • “千里行”意味着一段长时间的旅程或探索。
  1. 散策寻幽江上路:散步在江边小路寻找幽静之处。
  • 这句话描绘了诗人在自然中散步的情景,体现了他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平静生活的向往。
  • “散策”指的是随意漫步,没有明确的目的或计划。
  • “寻幽”意为寻找隐秘的地方或风景,通常与自然景观相关。
  • “江上路”指江边的小路,这样的环境往往能让人感受到宁静与和谐。
  1. 何时归践白鸥盟:什么时候能回到故乡实践白鸥之盟。
  • 这里的“白鸥盟”可能是一种理想化的隐居生活或精神追求。
  • 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传统价值观的认同。

高师鲁的《高师鲁以诗求鹤膝杖且有诗坛寻盟之语戏次其韵》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和审美的诗歌,也是对当时社会风尚的一种批判和反思。通过对这首诗的解读,可以更好地理解宋代诗人的创作背景和文学价值,同时也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人生、艺术和社会的深刻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