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垣蔽轩楹,如观坐井天。
高人为披豁,物趣俱森然。
柏桐伍蒿莱,混迹几岁年。
俄惊俯丹楹,况得依臞仙。
佳名一品题,好语万口传。
高参溜雨句,美并朝阳篇。
抡才稽往牒,横陈榱栋边。
论功及乃祖,屡荐薰风弦。
谦居髯松下,优在良梓前。
荆徐入贡时,曾不数樟楩。
固殊上林木,虞衡日量诠。
且异温室树,衣冠时绕旋。
此方安静僻,所欲唯生全。
植物贵遂性,凭君较愚贤。

【译文】:

再次韵柏桐轩修整的围墙遮蔽着轩房,好像坐在井里抬头仰望天空。

高才的人敞开心胸让人看到广阔的天地,万物的变化令人感到新奇。

柏树梧桐与蒿草混在一起,几年下来几乎看不出差别。

忽然间低头俯视,更觉得那矮小的房屋如同仙人所居。

这个好名字被一品官员题写,美好的言语传遍天下。

高参的诗句像雨后彩虹般绚丽多彩,美并朝阳篇一样美好。

选拔人才要参考往昔的文书记录,在屋椽栋梁边仔细审视。

功绩和才能都归功于祖先,多次推荐他到朝廷中任用。

谦虚地生活在长须松下,优待在于良木旁边。

荆徐两地进贡时,曾不数樟楩之贵重。

固然不同于上等木材,但虞衡日量也足够。

况且不同于温室里的树木,衣帽时人都会环绕。

这地方宁静僻远,所追求的只是生命得以保全。

植物生长贵在顺应天性,请您比较愚贤。

【注释】:

  1. 修垣蔽轩楹(yíng):修缮围墙遮挡轩房。垣,墙壁;楹,堂前两根柱子。
  2. 如观坐井天:像在井底仰头望天。
  3. 高人为披豁:有见识的人能打开视野,开阔胸怀。
  4. 物趣俱森然:各种自然景物都显得格外清晰、繁茂、森然。物趣,指景物;森然,茂盛的样子。
  5. 柏桐伍蒿莱:柏树、梧桐树和蒿草混在一起。柏桐,柏树;蒿菜,蒿菜;伍,同“偶”,配对;莱,通“莱”,一种野菜。
  6. 混迹几岁年:多年混在一起,没有区别。
  7. 俄惊俯丹楹(yīnɡ):忽然发现低垂的红柱。
  8. 况得依臞仙:更可喜的是依偎在矮小的神仙身边。臞(qú),瘦弱。
  9. 佳名一品题:美好的名声被一品官题写。
  10. 好语万口传:美好的语言被传诵。好语,指赞美的话;万口,许多人口中;传,传播、流传。
  11. 高参溜雨句:高尚的人能写出如瀑布般的优美诗句。高参,高洁的参者;溜,形容水从高处向下流;雨句,雨后的诗句。
  12. 美并朝阳篇:优美的文章和朝阳一样灿烂。美并朝阳,比喻文章的优美如同早晨的阳光一样灿烂;朝阳篇,早晨的诗篇。
  13. 抡才稽往牒(dié):选拔人才要查阅以往的记录。抡才,挑选人才;稽,查考;往牒,往日的文献记录。
  14. 横陈榱栋边:陈列在屋椽栋梁之间。横陈,陈列、放置;榱(cuī)栋,屋椽和栋梁;旁,旁边;边,边缘。
  15. 论功及乃祖:功绩归于祖先。
  16. 屡荐薰风弦:多次向皇帝推荐自己的诗文。屡荐,多次推荐;薰风弦,喻指文采出众的琴曲;熏风弦,即琴声。
  17. 谦居髯松下:自己住在长须松树下谦恭自处。谦居,谦逊地居住在……之下;髯松,指长须松树;下,位置、处所;谦居,谦虚地居住。
  18. 优在良梓前:优越之处在于优良树木前面。优在良树之前,优越之处在优良树木之前;优,优秀;良树,指优良树木;前,之前、前面。
  19. 荆徐入贡时:荆州、徐州进献物品的时候。荆徐,指荆州和徐州;入贡,贡献物品;时,时候;时人,当时的人们。
  20. 曾不数樟楩(pán):甚至不如樟树和楩(pián)树珍贵。樟树,樟木;楩,一种珍稀树种;数,相比;樟楩,比樟树和楩树更珍贵的东西。
  21. 固殊上林木:当然与众不同的上等木材。固,诚然;殊,特别;上林,指上等木材;之,代词;材,材料;上材,上等的材料、珍贵的材料。
  22. 虞衡日量诠:虞舜掌管山林,夏商两朝负责狩猎,周文王管理川泽,周公管水利,孔子主管土地。虞衡,虞舜管理山林;衡,衡山;日量,指掌管山林和水利;诠,解释、说明:虞衡日量诠,虞舜管山林和水利的解释;诠,解说、说明。
  23. 且异温室树:而且不同于温室中的树木。温室树,比喻温室中培育出来的植物;温室,特指种植蔬菜的花圃;种养在温室内培养出来的植物;且异于温室树,而且不同于温室中的树木。
  24. 衣冠时绕旋:衣着打扮时总是围绕着旋转。衣冠,指衣着;时绕旋,指时常围绕着转来转去;时,时常;绕旋,围绕旋转。
  25. 此方安静僻:这个地方安静偏僻。此方,指此处;安静僻,安静而偏僻的地方;方,地方;僻静。
  26. 所欲唯生全:想要的是生命能够保全。所欲,想要的;唯,只有;生全,生命保全;唯生全,生命保全是唯一的愿望。
  27. 植物贵遂性:植物生长需要顺应其本性。遂性,顺从本性;植物,泛指所有植物;性,本性;遂性,顺应本性;贵遂性,尊重并顺应其本性。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通过描写柏树、梧桐、蒿草等植物的生长状态,抒发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生命本质的热爱之情。全诗以“柏桐轩”为题,通过对植物生长环境的描写、对植物特征的表现以及对诗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面,表达了诗人对生命、自然的热爱和尊重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