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主南奔闽海头,至元铁骑震山丘。
守臣不识归降耻,处女独怀污辱羞。
云气古今和恨结,潮声日夜带哀流。
死生大义须臾事,留取芳名几百秋。

【注释】

赞郑贞娘:赞颂郑贞娘。郑贞娘,南宋末年女将,曾为抗元而战,后投海而死。南奔:向南逃奔。闽海头:指福建沿海地区。至元:元朝的年号,1271年至1368年。铁骑:骑着战马的精锐部队。震山丘:使整个山区都为之震惊。守臣:宋朝的大臣。不识:不明白。归降耻:投降的耻辱。处女:未嫁的女子。独:单独。怀污辱羞:内心充满羞愧。云气:指天空中的云气。古今和恨结:古今所有的仇恨都被凝结在一起。潮声:海浪的声音。带哀流:带着悲哀的流动。死生大义:生死存亡的大道理。须臾事:片刻的事。留取芳名几百秋:留下美好的声誉,流传几百年。

【赏析】

这首诗是赞颂南宋末年女将郑贞娘的。诗中首先叙述了郑贞娘在宋亡之后,面对元军入侵,不屈不挠、英勇抵抗,最终投海而亡的英雄事迹,赞扬了她高尚的爱国情操和坚定的民族气节。接着又描绘了她的悲剧形象,表现了她的内心感受。全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流畅,意境深远,给人以强烈的感染力。

首联:“宋主南奔闽海头,至元铁骑震山丘。”这里用“宋主南奔”来概括郑贞娘所生活的时代背景,表明她所处的时代正是国家危亡、民族灾难的时刻。接着写元军南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席卷而来,势如破竹。诗人用“震山丘”来形容元军的强大势力,使人感受到战争的残酷与无情。这一联既揭示了战争的激烈程度,也反映了郑贞娘所处的时代背景,为下文对她的歌颂和赞美做了铺垫。

颔联:“守臣不识归降耻,处女独怀污辱羞。”这里通过对比手法来刻画郑贞娘的形象。守臣是指那些对郑贞娘投降行为不以为然的宋朝大臣们。他们不理解、不尊重郑贞娘的归降,认为她放弃了自己的信仰和理想。这一句中的“不知”、“不识”二字,表达了他们对郑贞娘的不理解和轻视,同时也暗示了当时社会对女性角色的刻板观念。郑贞娘作为一个未出阁的女子,却要面对这样的困境,感到无比痛苦和羞愧。这里的“污辱羞”既是对她个人情感状态的描写,也是对她所处时代的反思和批判。

颈联:“云气古今和恨结,潮声日夜带哀流。”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将自然景物与历史事件相联系。这里,“云气”象征着历史的变迁和时间的流逝;“古今和恨结”则暗示着人们对于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忧虑。“潮声”则是大自然的声响,它似乎在诉说着悲伤的故事,让人不禁联想到郑贞娘那凄婉动人的一生。这里的“带哀流”既形容了潮水的声音,也象征着郑贞娘内心的悲伤和痛苦;同时,也暗示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灾难和痛苦。

尾联:“死生大义须臾事,留取芳名几百秋。”诗人在这里强调了郑贞娘选择牺牲自己生命以保全国家尊严的伟大精神。她明白,生死存亡的大道理是一瞬间的事情,但为了国家的繁荣富强和民族的尊严,她愿意付出一切代价。最后,诗人祝愿她的名声能够流传数百年,永远被人铭记。

整首诗以赞颂郑贞娘为主题,通过对她的生活经历和内心感受的描述,展现了她崇高的品德和无畏的精神风貌。同时,也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烘托了诗歌的氛围和主题。诗人善于运用生动的语言和富有哲理的诗句,使得整首诗既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又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内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