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人何处读书声,此地犹存旧日名。
衰草闭门黄叶冷,香林藏硖碧云横。
地连逾李山河壮,江绕吴淞日夜鸣。
陈迹已怜荒没久,凭栏惆怅有馀情。
顾况读书堆
昔人何处读书声,此地犹存旧日名。
衰草闭门黄叶冷,香林藏硖碧云横。
地连逾李山河壮,江绕吴淞日夜鸣。
陈迹已怜荒没久,凭栏惆怅有馀情。
注释:
- 昔人何处读书声:昔日的读书声在哪里?
- 此地犹存旧日名:这个地方仍然保留着过去的名声。
- 衰草闭门黄叶冷:衰败的草和关闭的门,黄色的叶子已经变得冰冷。
- 香林藏硖碧云横:香气弥漫的树林中,碧云在天空中飘荡。
- 地连逾李山河壮:这里与越过李的山脉和宽广的河流相比,更显得壮丽。
- 江绕吴淞日夜鸣:江水环绕吴淞口,日夜发出声音。
- 陈迹已怜荒没久:对过去的痕迹感到惋惜,因为它们已经消失了很久。
- 凭栏惆怅有馀情:站在栏杆上,感到深深的惆怅和遗憾。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古老而荒凉的地方,通过对比和描写来表达诗人的情感。首句“昔人何处读书声”,通过询问古人的读书声,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知识的渴望。第二句“此地犹存旧日名”,则表达了这个地方虽然已经衰落,但仍保留着过去的声誉。接下来的三句“衰草闭门黄叶冷,香林藏硖碧云横”,则是通过描绘衰草、黄叶、关门和香林等景物,营造出一种荒凉而又宁静的氛围。最后两句“地连逾李山河壮,江绕吴淞日夜鸣”,则从自然景观的角度,再次强调了这个地区的壮丽和历史的厚重。整首诗通过对这个古老地方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和文化的深深怀念和敬畏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