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里能相过,谈间可解忧。
致疏君未肯,得此我何由。
语到君房妙,诗同客子游。
一经从白首,万里有封侯。

【注释】

九月九日:指重阳节。魏衍:字子升,东汉末年著名文学家。见过:相见。相过:即相过访,拜访。谈间:言谈之间。疏:书信。君:指魏衍。致:表达。君房:魏衍的字。诗同客子游:与客人共赏诗歌。一:一本。经:经传,儒家经典。从:自从。白首:指老年。封侯:封侯拜将,为国立功。

【赏析】

这是诗人在重阳节那天登高时,偶遇好友魏衍,两人相聚畅叙,相互赠送礼物,并作诗相赠。全诗语言简练,情真意切,抒发了对友人的真挚友情和对功名利禄的淡泊之情。

第一句“节里能相过”,意思是在重阳节这一天,我们能够互相探望,彼此问候。这里的“节”指的是重阳节这个特殊的日子,而“能相过”则表示能够在这个日子里互相拜访、问候朋友。这种问候不仅仅是一种礼节上的交往,更是一种情感上的交流。通过这样的交往,人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彼此的生活状态和思想动态,增进友谊,加深感情。

第二句“谈间可解忧”,意思是在谈话中可以消除忧愁。这里所说的“谈间”指的是在交谈的过程中,而“解忧”则是指解除忧愁。通过交谈,人们可以倾诉心中的烦恼和忧虑,分享彼此的喜悦和快乐,从而达到心灵的共鸣和慰藉。这种交流方式不仅能够帮助人们释放压力,还能够增进彼此的了解和信任,从而建立更加稳固的友谊关系。

第三句“致疏君未肯”,意思是我写信向他表达心意,他却不肯接受。这句中的“致疏”指的是写信给他,而“君未肯”则是指他不愿意接受我的心意。这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深深眷恋和期待,同时也透露出他对朋友的尊重和理解。他明白朋友可能有自己的顾虑和考虑,因此并没有强求他必须接受自己的心意。这种宽容和理解的态度体现了他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朋友的尊重。

第四句“得此我何由”,意思是得到这些礼物,我又能做些什么呢?这里的“得此”指的是得到这些礼物,而“何由”则是指又能做些什么。这反映了诗人对于礼物的淡然态度。他明白这些礼物并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也无法带来真正的幸福和满足。因此,他只是简单地接受了这些礼物,并没有过多地纠结于其中。这种超然物外的态度体现了他对生活的淡泊和对物质追求的摒弃。

第五句“语到君房妙”,意思是当我说到‘君房’二字的时候,你会觉得它妙不可言。这里的“语到”指的是当我说出口时,而“君房”则是诗人提到的一个名字。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赞美之情。他认为朋友的名字有独特的魅力和意义,值得人们去珍惜和传承。同时,这也体现了诗人对朋友的欣赏和认同,他们能够理解彼此的言辞和思想。

第六句“诗同客子游”,意思是我和你们一起欣赏诗歌的乐趣。这里的“客子”指的是诗人自己,而“游”则是指游览或游玩。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诗歌的热爱和向往。他认为诗歌是一种高雅的艺术形式,能够带给人们美的享受和心灵的慰藉。因此,他和朋友们一起欣赏诗歌,感受其中的意境和韵味,是一种非常愉快的经历。

第七句“一经从白首”,意思是一旦开始学习,就可以终身受益。这里的“一经”指的是一门学问或技艺,而“从白首”则是指从老年开始学习。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学习的坚定信念和积极态度。他认为学习是一生的事业,只有不断地学习和提高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因此,他会毫不犹豫地选择终身学习的道路,不断地充实自己,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

第八句“万里有封侯”,意思是即使远赴万里之地,也有望获得封侯拜将的荣耀。这里的“万里”指的是遥远的距离,而“封侯拜将”则是指获得官职和荣誉。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功名事业的追求和渴望。他认为只要努力工作和付出努力,就有可能获得成功和荣耀。因此,他会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梦想和目标,不断努力和奋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