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声正可候虫鸣,酒面犹须作老兵。
岂有文章妨要务,孰知诗律自前生。
向来怀璧真成罪,未必含光不屡惊。
血指汗颜终缩手,此怀端复向谁倾。

吟声正可候虫鸣,酒面犹须作老兵。

【注释】:候虫鸣:等待秋天的蟋蟀叫。老兵:指饮酒过量,有老态。

岂有文章妨要务,孰知诗律自前生。

【注释】:孰知:怎么知道?前生:前世。

向来怀璧真成罪,未必含光不屡惊。

【注释】:怀璧:怀抱璧玉,比喻珍贵之物。

含光:含藏光芒,比喻谦虚或内敛。

屡惊:多次震惊。

血指汗颜终缩手,此怀端复向谁倾。

【注释】:血指汗颜:形容因羞愧而脸色发红。此怀:指心中的感慨。

端复向谁倾:最终又向谁倾诉呢?

赏析:

这首七言绝句是诗人在苏公督两欧阳时所赋。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当时政治环境的忧虑,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苦闷和无奈。

首句“吟声正可候虫鸣,酒面犹须作老兵”,诗人以蟋蟀的叫声来比喻自己的吟声,用“老兵”来形容自己的身份地位。这种表达既形象又生动,既符合诗歌的韵律特点,又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第二句“岂有文章妨要务,孰知诗律自前生”,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于政治事务的看法。他认为,如果能够处理好政务,那么即使有才华也不会成为负担;如果他能够遵循正确的诗歌规律,那么即使是前生积累的经验也能派上用场。这种观点既表现出诗人的自信,也反映出他对现实政治状况的担忧。

第三句“向来怀璧真成罪,未必含光不屡惊”,则是诗人对于个人命运的感慨。他认为,拥有才华的人往往会引来嫉妒和诽谤,因此他曾经感到害怕和不安。然而,他也认为,只要保持谦虚和低调,就不会受到太多的干扰。

最后一句“血指汗颜终缩手,此怀端复向谁倾”,则是诗人对自己未来的展望。他认为,尽管他曾经感到痛苦和困惑,但他依然会选择坚持自己的理想和信念。至于向谁倾诉呢?他只能选择沉默,因为他知道自己无法改变现实,也无法找到可以倾诉的人。

这首七言绝句通过描绘诗人的内心世界,表达了他对现实政治的忧虑和个人命运的思考。同时,它也展示了诗人的才华和个性,以及他的乐观和坚定的态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