骥騄同群鸿雁行,登临端为作重阳。
南台二谢风流绝,准拟归来古锦囊。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赏析诗人思想感情和艺术手法的基本能力。首先要读懂诗的内容,然后把握诗中运用的写作手法,如拟人、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等。同时,要注意诗歌的意境美、语言美、情感美的结合。
第一句:僧慧僧利(僧人名),骥騄同群鸿雁行(骏马骥騄与群鸿雁一同飞翔)。此句写秋景。“骥騄”即骏马,是喻指诗人自己。
第二句:登临端为作重阳(我登上高台是为了在重阳佳节作诗)。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古人有登高饮菊花酒的习俗。
第三句:南台二谢风流绝(南台的谢家兄弟才情出众无与伦比)。谢朓、谢惠连是南朝时著名的文学家,以辞藻华丽著称。
第四句:准拟归来古锦囊(准备着归来,用古锦囊装诗)。锦囊,古代文人用来装诗稿或书信的一种丝织品,比喻文思。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重阳节登高时所作,全诗以咏叹的形式,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祝愿之情。
首联“骥騄同群鸿雁行,登临端为作重阳”,诗人把自己比作群雁之中的一员,并说:“我来此地为重阳。”这一句中有两个关键词语,一是“登临”,一是“作重阳”,这两个词都表明了诗人登高的目的,即为了作诗。诗人把“雁行”比作群雁之中的一员,而把“我”比作其中的一只大雁,这既突出了诗人的豪迈,又表现了诗人的孤独。
颔联“南台二谢风流绝,准拟归来古锦囊”,颈联中的“南台二谢”指的是南朝时期的谢朓和谢灵运,他们都是才华横溢的文学家。诗人通过这一代代相传的典故,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的赞美之语。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
尾联“准拟归来古锦囊”,诗人把自己的思念之情寄托于远在他乡的朋友身上,希望自己能够收到朋友寄来的佳作。
这首诗的语言简洁明了,没有华丽的修辞,却充满了深厚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赞美。
【答案】
示例:
僧慧僧利
骥騄同群鸿雁行,登临端为作重阳。
南台二谢风流绝,准拟归来古锦囊。
译文:
我和僧慧一起骑着骏马,就像群雁齐飞一样;我在高处遥望远方。
南台的谢家兄弟才气超群,无与伦比;我期待着他们能给我寄来佳作。
赏析:“骥騄同群鸿雁行”一句中有两个关键性的词语,一是“登临”,“一是“作重阳”,这两个词都表明了诗人登高的目的。
“南台二谢风流绝”,颈联中的“南台二谢”指的是南朝时的谢朓和谢灵运,他们都是才华横溢的文学家。诗人通过这一代代相传的典故,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的赞美之语。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
“准拟归来古锦囊”,尾联中的“古锦囊”指的是诗人自己的思念之情,他把自己的思念之情寄托于远在他乡的朋友身上,希望自己能够收到朋友寄来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