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公中年后,畏与亲友别。
数日怀抱恶,每笑冠缨绝。
生有四方事,死当一语决。
前笑今则悲,吾衰拟何说。
着鞭何必先,倒笔不容掣。
鞭尔辕下驹,万里一改辙。
送李奉议亳州判官四首
谢公中年后,畏与亲友别。
数日怀抱恶,每笑冠缨绝。
生有四方事,死当一语决。
前笑今则悲,吾衰拟何说。
着鞭何必先,倒笔不容掣。
鞭尔辕下驹,万里一改辙。
注释:
谢公中年后,畏与亲友别。
谢安(320—385),东晋名臣、书法家、诗人。字安石,陈留阳夏人。历任荆、豫、兖三州刺史等职,官至司徒,封庐陵郡公。谢安一生在官场上沉浮,他虽身居高位,却心系天下苍生,常以天下为己任,对政治腐败、百姓疾苦极为痛恨,多次上书批评朝政。但因身处朝廷,不得不屈从权贵,不敢直言。晚年退隐东山时,仍不忘世事,关心国家和人民的命运,常感叹“恨年齿之已长,所与交接皆碌碌小人”。其书法兼善隶体、草体,所作行书如《兰亭集序》,为历代书法家极力推崇。他的诗也颇有建树。本诗就是借谢安的生平,来写自己对于离别的无奈和惆怅之情。
数日怀抱恶,每笑冠缨绝。
“恶”是愁苦的意思。“冠缨”指代官服。这里说自己因为要离开家乡,心中充满了愁苦,每次看到自己戴的官帽和帽子上的流苏就会感到十分难过。
生有四方事,死当一语决。
“四方”指的是各地。“死当”即“必死”,意思是一定会死。这里的“一语决”是指自己一定要说出自己的观点或主张。作者在这里表达了自己决心要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贡献的决心和勇气。
前笑今则悲,吾衰拟何说。
“前笑”指的是过去的事情。“今则悲”是指现在的情况。这里的“吾衰”是指自己的衰老。作者通过对比过去和现在的不同情况,表达了自己对自己衰老和无力改变现状的无奈和悲哀。
着鞭何必先,倒笔不容掣。
“着鞭”指的是赶路。“倒笔”指的是写字。这里的“先”和“掣”分别表示赶路和写字的顺序。作者在这里强调了做事要有主次之分,不能不分先后乱做事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写作的态度,认为应当直截了当,不拖泥带水。
鞭尔辕下驹,万里一改辙。
这是一首劝勉友人不要畏惧离别的诗歌。诗中的主人公通过描写自己内心的感受和行动来劝勉友人不要畏惧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