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友张文潜,君行乃其里。
当年钓游处,壮者或可指。
闻风起遐想,意作千古士。
不知尘土中,奴椎婢不齿。
胸中无一尘,笔下有百纸。
勿问见自知,未语君已憙。
与游今已后,行矣勿停轨。

【注释】

①奉议:指李奉议,名不详。判官:古代地方官的一种,掌管文书、钱粮等事务。

②吾友张文潜:吾友,我之友;张文潜,张九龄的字。张九龄是开元时宰相。

③君行乃其里:你的行程正是从我的家乡出发。

④当年:从前。

⑤壮者或可指:壮年的人可能还能指点一下。指代当年钓鱼游玩的地方。

⑥闻风起遐想,意作千古士:听到你远去的消息而遐想,希望有朝一日成为像古人那样杰出的人。

⑦不知尘土中,奴椎婢不齿:不知道在尘土中,奴仆和婢女不会把你放在眼里。

⑧胸中无一尘,笔下有百纸:心中没有丝毫世俗杂念,笔下却能写出许多文章。

⑨勿问见自知,未语君已憙:不用问我怎么知道你会高兴,你还没有说话,我已经很高兴了。

⑩与游今已后,行矣勿停轨:与你一起游玩的日子已经过去了,你要走了,请不要停下脚步。

【赏析】

《送李奉议亳州判官四首》是唐代诗人王勃创作的组诗作品。此诗共四首,每首五句,每首之间互为问答。前四首皆以答谢友人李奉议为主,表达作者对他的深厚友谊。最后一首则是送别之作。全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朋友未来的祝愿之情。

第一首,开篇点明友人即将离开自己的家乡,前往远方。随后,诗人以“吾友张文潜”为引子,引出了与友人的友谊。接着,诗人以“君行乃其里”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切之情。然后,诗人以“当年钓游处,壮者或可指”回忆了过去的美好时光,希望友人能在新的岗位上有所作为。最后两句则表示了对未来的祝福与期望。

第二首,开篇直接进入主题,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不舍之情。随后,诗人以“当年钓游处,壮者或可指”为引子,回忆起了往日的美好时光。接着,诗人以“闻风起遐想,意作千古士”表达了对友人未来的期望与祝愿。最后两句则表达了对友人未来的祝福与期望。

第三首,开篇直接进入主题,表示了对友人离去的不舍之情。随后,诗人以“不知尘土中,奴椎婢不齿”表达了对友人未来命运的担忧与不安。接着,诗人以“胸中无一尘,笔下有百纸”表达了自己对友人才华的欣赏与敬佩。最后两句则表达了对未来的祝福与期望。

开篇直接进入主题,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不舍之情。随后,诗人以“勿问见自知,未语君已憙”表达了对友人未来幸福生活的祝愿。最后两句则表达了对未来的祝福与期望。整首诗以问答形式展开,既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深情谊,又展示了他高远的志向与豁达的性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