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雷倒海不成雨,黑云衔日蚕不吐。
深院回廊昼日长,青帘朱幕风铃语。
神仙中人龙作马,翠旌绛节从天下。
竹冠芒屦紫绮裘,曳杖林间观物化。
清池照眼自生凉,修竹回阴欲过廊。
樽酒未空高兴动,含毫欲下云飞扬。
俗闻道士业符医,未语已作庸人样。
但知一扇博百金,岂识双松到千丈。
蝇头小字密着行,四座欢叫醒而狂。
忽惊天姥到庭户,风篁露草鸣寒螀。
回天却日有馀力,小试席间留翰墨。
请公慎用补天手,入佐后皇和玉石。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

诗句:

  1. 奉陪内翰二丈醴泉避暑 - 奉陪:陪伴,内翰:对朝廷中高级官员的尊称,二丈:指两位高官。
  2. 疾雷倒海不成雨,黑云衔日蚕不吐 - 疾雷:突然的大雷,倒海:形容其声如海啸一般,不成雨:无法下起雨来,黑云:阴沉的云,衔日:吞没太阳,蚕不吐:指天象异常,蚕吐丝结茧时需要阳光,这里说太阳被黑云吞没。
  3. 深院回廊昼日长,青帘朱幕风铃语 - 深院:庭院很深,回廊:走廊曲折,昼日长:白天时间很长,青帘朱幕:红色的门帘和帷幕,风铃语:风吹动风铃发出的声音。
  4. 神仙中人龙作马,翠旌绛节从天下 - 神仙中人:指仙人,龙作马:形容仙气飘飘的样子,翠旌绛节:红色的旗帜和节杖,从天下:到处都有。
  5. 竹冠芒屦紫绮裘,曳杖林间观物化 - 竹冠:用竹子编的帽子,芒屦:草鞋,紫绮裘:用紫色丝绸做的皮衣,曳杖:拖杖行走,林间:在树林里,物化:指自然万物的变化。
  6. 清池照眼自生凉,修竹回阴欲过廊 - 清池:清澈的池塘,照眼:直视眼睛,自生凉:自有清凉之感,修竹:修长的竹子,回阴:形成阴凉,廊:走廊。
  7. 樽酒未空高兴动,含毫欲下云飞扬 - 樽酒:酒杯里的酒,未空:没有喝完,高兴动:心情非常高兴,含毫:拿着笔准备写作,云飞扬:形容心情非常激动。
  8. 俗闻道士业符医,未语已作庸人样 - 俗闻:民间传闻,业符医:擅长使用符咒和医术,未语已作庸人样:还没说话就觉得自己很平凡。
  9. 但知一扇博百金,岂识双松到千丈 - 但知:只知道,一扇:一扇子,博:求得,百金:一百两黄金,岂识:哪里知道,双松:成对的松树,千丈:一千尺。
  10. 蝇头小字密着行,四座欢叫醒而狂 - 蝇头小字:字体极小,密着行:排列得很紧密,四座:指在座的所有人,欢叫醒而狂:非常高兴地大声喊叫。
  11. 忽惊天姥到庭户,风篁露草鸣寒螀 - 忽惊:忽然感到吃惊,天姥:传说中的仙女名,庭户:房屋的门框,风篁:风吹过的竹林,露草:露水覆盖下的草,鸣寒螀:蝉鸣声凄冷。
  12. 回天却日有馀力,小试席间留翰墨 - 回天却日:扭转乾坤的本领,有馀力:还有多余的力量,小试:稍微施展一下,席间:座位周围,留翰墨:留下文字记录。

注释: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表达了他在夏日避暑时的所见所感。诗中的“奉陪内翰二丈醴泉避暑”描述了与两位高级官员一起在泉水边避暑的情景;接下来的几句则描绘了夏日庭院、风铃等景物,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赞美。特别是“疾雷倒海不成雨,黑云衔日蚕不吐”,以雷电和乌云比喻天气变化无常,形象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力量的敬畏之情。

赏析:

此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夏日庭院中的各种景象,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感悟。诗人通过对自然现象的描述,引发了人们对生活、命运的思考。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简练,情感真挚,是白居易诗歌中的经典之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