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阴风易作,隆寒声益急。
百为定有数,一动必三日。
奔隤水势壮,犦胅波头立。
前行后浪促,突起旁抶射。
奔腾万骑来,倏忽一箭疾。
摧残蒲苇尽,簸荡鱼龙泣。
私忧地轴脱,已分梁山没。
向来万斛重,不作一叶直。
舟行两水间,触夺声蟋蟀。
路转帆举落,舟排冰叠积。
经事长一智,中人所知识。
千金不垂堂,岂复待一失。
穷途得伟观,老气犹少色。
事定未得忘,嗟来庶可及。
【注释】
梁山泊:在今山东东平县。
积阴风易作,隆寒声益急:天气阴暗时,容易起风暴;隆冬时节,风声更加急促。
百为定有数,一动必三日:每件事都有其定数,一旦有所行动,就一定要持续三天。
奔隤水势壮,犦胅波头立:奔腾的水流显得十分壮观,波浪拍打着江堤,波峰高耸如林立的山峰。
前行后浪促,突起旁抶射:前进的波浪被后面的波浪催逼,突然从旁侧冲击过来,犹如利箭一般射来。
奔腾万骑来,倏忽一箭疾:无数战马奔驰而来,转眼间一支箭飞逝而去。
摧残蒲苇尽,簸荡鱼龙泣:摧毁了芦苇丛,使鱼鳖等水生动物哀鸣哭泣。
私忧地轴脱,已分梁山没:担忧山体崩塌,已经预见到梁山将会沉入水中。
向来万斛重,不作一叶直:过去这座山虽然重达万石(约300吨),但并不需要一根直挺挺的大梁支撑。
舟行两水间,触夺声蟋蟀:船行驶在两道水流之间,发出的声音如同蟋蟀在鸣叫。
路转帆举落,舟排冰叠积:道路曲折时,帆要举起;船行至冰层上,须将船排叠成多层。
经事长一智,中人所知识:经历世事,常能增长智慧;人们所熟知的事情,往往是最普通的。
千金不垂堂,岂复待一失:千金之宅,不可让盗贼轻易进入,怎能再因一时疏忽而造成损失?
穷途得伟观,老气犹少色:在困境中意外发现壮丽景色,仍保持着年轻的神态和活力。
事定未得忘,嗟来庶可及:事情终于平息下去,不能忘记这一切,如果有机会再来,也许能够补救。
【赏析】
《登高》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五律诗。此诗前四句写山势的高峻和云势的迅疾,后四句写风力强劲和江水的湍急。全诗气势豪壮,境界雄浑,笔力遒劲,感情激越。诗人以“风急天高猿啸哀”开篇,描绘出一幅秋日山峡图景。紧接着“无边落木萧萧下”,又展现出一片衰飒的景象,令人不禁悲从中来,感同身受。最后两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抒发了羁旅异乡、漂泊无依的悲愁与年华逝去、生命无常的苦痛。这首诗充分体现了杜诗风格的典型特征——沉郁顿挫的风格特点。
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写景如画,意境苍凉,气象恢宏,极富感染力。
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诗人运用比喻、对偶等修辞手法,描写了长江两岸的景色:无边的树林纷纷飘零萧瑟落叶,长江滚滚奔腾永不停息。
颈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诗人以“万里悲秋”和“百年多病”自比,表达了自己漂泊他乡、孤独无依的痛苦心情和衰老病弱、无力报国的悲哀。
尾联“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诗人用典抒情。杜甫一生颠沛流离,生活贫困,因此说“艰难苦恨繁霜鬓”;杜甫晚年因病辞去检校工部员外郎等职务,退居成都草堂,生活困顿,故说“潦倒新停浊酒杯”。这两句话概括了诗人晚年的生活状况和心境。
这首诗通过对三峡景物的描绘,表现了作者在国破家亡、漂泊天涯的艰难生活中孤寂忧伤的心情。全诗情景交融,浑然天成;明快的节奏中流露出诗人深沉的情感,表现出一种旷达胸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