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喜莲峰作近邻,拨开云雾见师频。
有时问个艰难字,便沐周旋说与人。
唐李监应留后迹,汉蔡邕想是前身。
堪嗟继踵无徒弟,笔法收藏在渭滨。
这首诗的格式是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
我们逐句分析这首诗:
暗喜莲峰作近邻 - 这一句表达了对莲花峰的喜爱,认为它像是邻居一样亲切。“暗喜”表示内心的喜悦和满意,而“莲峰”可能是指山峰或山峦的形状像莲花。
拨开云雾见师频 - 通过努力,终于见到了大师(可能指的是某个重要的人)。“拨开云雾”比喻了克服困难或障碍,“见师频”则表示频繁地遇见大师。
有时问个艰难字 - 这里可能是描述了一种场景,某人在向大师请教难题。“问个艰难字”意味着提出了非常困难或复杂的问题。
便沐周旋说与人 - 一旦有了答案,就会与大师交流,并得到满意的解释。“便沐”可能是指得到了滋润或启发,“周旋说与人”表示与他人交流和分享所学到的知识。
唐李监应留后迹 - 提到了唐代的李监(可能是一位历史人物或文人),暗示着李监的作品或思想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
汉蔡邕想是前身 - 这里提到了东汉时期的蔡邕,蔡邕是著名的文学家、音乐家,被认为是文坛上的先驱者。
堪嗟继踵无徒弟 - 表达了对后辈缺乏传承者的惋惜之情。“继踵”意为连续不断,“徒弟”通常指学习技艺的学生。
笔法收藏在渭滨 - 最后一句似乎在描述某种收藏品或艺术珍品被保存在某个地方,可能是指某位书法家的手稿或作品。
接下来是这首诗的译文:
喜英公大师挂锡太华,
心中喜悦如同见到近邻的莲花峰。
拨开云雾,频频见到大师的身影。
有时我会向他请教一些难以解答的问题,
他便会耐心地为我解答,让我受益匪浅。
唐李监应留下深远的影响,汉蔡邕想必是先辈的化身。
可惜后辈缺乏传承者,无法继续发扬光大。
笔法收藏在渭滨,等待着有心之人去发掘。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隐喻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学问的传播。诗人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感受,表达了对大师的敬仰之情,同时也揭示了学问传承的重要性。诗中的“莲花峰”“拨开云雾”等意象,既形象生动,又富有象征意义。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后辈的担忧,希望他们能够珍惜机会,传承下去。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值得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