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洒阑干碧玉丛,频来游赏似儿童。
萦回修竹撩清影,刻画新诗绕翠筒。
十载雪霜林色改,几翻风月酒尊空。
子猷老去心尝在,终拟为邻作醉翁。
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题碧藓亭
潇洒阑干碧玉丛,频来游赏似儿童。
萦回修竹撩清影,刻画新诗绕翠筒。
十载雪霜林色改,几翻风月酒尊空。
子猷老去心尝在,终拟为邻作醉翁。
逐句释义:
- 潇洒阑干碧玉丛:形容栏杆周围绿意盎然,如同碧绿色的玉石丛生。
- 频来游赏似儿童:频繁地来到这个亭子里游玩,仿佛回到了童年时光。
- 萦回修竹撩清影:曲折的竹林摇曳着清朗的影子,给人以宁静致远的感觉。
- 刻画新诗绕翠筒:新诗被刻成竹简,随着风吹动,就像翠绿的竹筒里飘扬出诗句。
- 十载雪霜林色改:已经过去了十年,这里的树木经历了雪霜的洗礼,颜色发生了改变。
- 几翻风月酒尊空:几次变换季节,月亮和风都显得有些寂寥,酒尊(盛酒的容器)也显得空荡荡的。
- 子猷老去心尝在:虽然年纪大了,但心中始终怀念那曾经的快乐时光。
- 终拟为邻作醉翁:最终希望能与邻人成为朋友,一起享受生活的乐趣。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游览碧藓亭时的情景和感受。首句“潇洒阑干碧玉丛”描绘了亭子周围的环境,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接着,“频来游赏似儿童”表达了作者对游乐的热爱和童真般的心境。然后,“萦回修竹撩清影”和“刻画新诗绕翠筒”则展现了亭内美景和文学氛围。最后,“十载雪霜林色改,几翻风月酒尊空”反映了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变迁,以及诗人内心的感慨。整体而言,这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过往岁月的怀念,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对未来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