倦辔曾投林下宿,短篷重见越江边。
人归河岳仪型在,事隔桑溟物色传。
弟子共谈庭际柏,公卿多识社中莲。
高风自出空王侣,驰誉丹青是可怜。
诗句解析与译文:
- “传神悦躬上人”
- 注释:上人,这里可能是指一位受人尊敬的长者或高僧。
- 译文:那位让人钦佩的上人(或僧人)的神态和举止令人感到愉悦。
- “倦辔曾投林下宿,短篷重见越江边”
- 注释:倦辔,即马鞍下的皮绳;投、重,都是再次的意思。
- 译文:曾经把疲倦的马缰绳放在树林下休息,如今又看见短小的船篷驶过越州的长江岸边。
- “人归河岳仪型在,事隔桑溟物色传”
- 注释:河岳,指的是黄河、华山等象征国家或民族的伟大山川;桑溟,指代茫茫的大海。
- 译文:那些像黄河和华山一样崇高的人物的仪态风范依然存在;虽然相隔遥远,但他们的故事和形象已经通过各种媒介传播开来。
- “弟子共谈庭际柏,公卿多识社中莲”
- 注释:弟子,指门徒;庭际柏,庭院中的柏树;公卿,泛指高官显贵。
- 译文:我的学生们一起讨论庭院中柏木的特性;许多公卿大臣也熟知那在庙宇中供祭的莲花。
- “高风自出空王侣,驰誉丹青是可怜”
- 注释:空王侣,可能是指佛门中的高僧或者修行者;驰誉,即名声远扬;丹青,指绘画或书法。
- 译文:那些拥有高尚品格的人就像出家人那样自由自在,他们的名声传遍了四海八荒;然而,他们的名字最终只能通过丹青流传于世。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对一位受人尊敬长者的怀念之情,以及他对那些高风亮节之人的崇敬。诗中通过“倦辔”和“短篷”两个意象表达了对过去岁月的回顾,同时也展现了作者对现实的关注。通过对河岳仪型和桑溟物色的提及,诗人表达了对远方英雄人物的敬仰,以及对他们故事的传播与影响的赞赏。最后一句则以“驰誉丹青是可怜”作结,表达了对于高洁品质最终只能通过艺术形式传承的遗憾。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是一首充满哲理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