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城萧寺荒烟内,底事旌旗与客来。
六代豪华归茂草,少年风节有高台。
门前好鸟鸣佳木,径里闲僧扫绿苔。
强为登临一怀古,懦夫芜句两非才。
东城萧寺荒烟内,底事旌旗与客来。
六代豪华归茂草,少年风节有高台。
门前好鸟鸣佳木,径里闲僧扫绿苔。
强为登临一怀古,懦夫芜句两非才。
诗句注释:
- 东城萧寺:指的是位于东城的萧寺,一个历史悠久的佛教寺院。
- 荒烟内:描述萧寺周围环境荒凉,烟雾蒙蒙。
- 旌旗:古代军队或官员出行时所挂的旗帜,这里用来象征来访者。
- 客来:表示有客人来到萧寺。
- 六代:指南朝的宋、齐、梁、陈四代,这里泛指历史长河中的朝代更迭。
- 豪华:形容过去时期的繁荣和奢侈。
- 茂草:形容草地茂盛,生长着茂盛的草类植物。
- 少年风节:强调年轻人的风范和气节。
- 高台:高大的建筑或平台,常用以比喻崇高的地位或志向。
- 门:指萧寺的大门前。
- 门前好鸟鸣佳木:门前有美好的树木,鸟儿欢快地鸣叫。
- 径里:小路上。
- 闲僧:在寺庙中修行的僧人,这里特指那些在寺庙中清扫落叶的僧人。
- 绿苔:绿色的苔藓,通常出现在湿润的地方。
- 登临:登上高处进行游览或思考。
- 一怀古:对过去的怀念。
- 懦夫:缺乏勇气的人。
- 芜句:平庸的句子,不优美的词句。
译文:
坐落在古城东郊的萧寺,四周烟雾缭绕,显得格外寂静。为何会有旗帜招展,吸引着远道而来的客人?昔日的繁华如梦,如今只剩下茂盛的草木和高大的石台。门前有鸟儿欢歌,门前是郁郁葱葱的好树。小径上,清扫落叶的僧人默默无闻,静谧而平和。我来到这里,是为了凭吊过去,也为了寻求一种心灵的宁静。然而,对于那些懦弱的人来说,他们可能只会写出一些平庸而无意义的诗句。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萧寺的荒凉景象和其周边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变迁和个人境遇的感慨。诗中通过“旌旗”与“客来”的描述,展现了萧寺作为历史遗迹的重要性及其在人们心中的象征意义。诗人通过对萧寺内外景象的描写,反映出历史的沧桑和时间的流逝。同时,诗人通过提及“少年风节”,表达了自己对年轻时代精神风貌的怀念和赞美。此外,诗中的自然描写也富有深意,草木的生长和季节的变化都象征着生命的轮回和自然的恒久不变。整体而言,这首诗以其深邃的思想内容和精湛的艺术表现力,展示了宋代诗歌的独特魅力。它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氛围,也体现了诗人个人的情感世界和哲学思考。